他打小就聰明過人,和他同齡的孩子還光著腳撒瘋似的玩時,他就能背千字文了。
他十三歲就中秀才,是開封府史上最年輕的秀才。
秀才不僅能減免家中部分田稅,每個月還可以從官府領(lǐng)取一定的糧食和銀兩。
毛頭也是那個時候,到他們家的。
……
從秀才走到秋闈,整整六年時間。
這六年里,他拜師吳伸。
先生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——
這世間聰明人無數(shù),最后能出人頭地者,寥寥無幾,為什么?因為都仗著聰明,不肯腳踏實地的往前走,慢慢來,才是最快的路。
這話,他一直刻在腦子里,時時刻刻不敢忘。
秋闈揭榜,他中了解元,前來道喜的人絡(luò)繹不絕,家里都沒地方讓人坐。
爹和娘笑得合不攏嘴;
嚴媽走路帶著風;
就連話最少的畢五叔,逢人就咧嘴一笑:我家少爺,有大出息呢。
他也高興壞了,只覺得天高路遠,大道平闊,功名利祿唾手可得,心中說不盡的自豪,道不盡的暢快。
若說頭疼之事,只有一件。
就是爹的身子突然不怎么好了。
爹比娘大了整整一輪,三十一歲才有了他這個寶貝兒子,如今他都十九了,爹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紀。
木匠做活,好比繡花,是很耗費心神的。
爹八歲拜師,三年學徒,五年半足,七年成師傅。
這七年時間里,爹沒有一夜是在子時前入睡的,做夢都在琢磨手上的活計。
這一琢磨,就琢磨了幾十年,身子骨能不壞嗎?
爹身子一壞,娘急了,到處求醫(yī)問藥,連最貴的人參都舍得一根一根往家里買。
爹嫌貴不肯吃,娘發(fā)狠說就是砸鍋賣鐵,也要延你幾年壽,等兒子中了進士,享幾年清福,再放你走。
這世上有很多的夫妻,有好,有壞,有算計,有利用。
但像爹娘感情這么好的夫妻,世間少有。
在宋平的記憶里,他們幾乎沒有吵過架,爹賺的每一兩銀子,都花到娘和他身上,家中大事小事,都由娘作主。
爹常說一句話:能娶到你娘,是我的福分呢。
娘也心疼爹。
出門干活怕東家給的飯菜不好,總要讓嚴媽再備上一份。
一入冬,就不讓爹接活兒。
因為爹的手上到處都是口子,冬天天一冷,口子裂開,往外冒著血水。
娘總勸爹收幾個徒弟。
木匠這一行,徒弟侍候師傅,端茶遞水、倒屎尿盆子,樣樣得干,爹就舒坦了。
爹死活不肯,說教會徒弟,餓死師傅,他不替別人做嫁衣。
每當這個時候,宋平就幫著娘勸:爹,兒子將來可是要做官的人,你那么好的手藝,可就失傳了。
爹渾不在意的對他說:爹巴不得手藝失傳呢,這樣一來,就證明我兒出息能耐。
是的,爹待娘好,待他更好。
他從小幾乎是在爹的背上長大的,三歲了,明明自己能走路,爹還舍不得讓他下地走路。
他讀書,請先生,甭管要花多少錢,爹從來沒有一個“不”字,都是早早的就把銀子給預備上。
自己卻扣扣嗖嗖的連喝頓酒,都要算了又算。
所以,這一趟進京,宋平心里打定主意,一定要給爹考個進士回來,讓他樂呵樂呵。
他樂呵了,身子骨就能好起來。
臨走前一夜,爹偷偷塞給他二十兩銀子,說是這些年背著娘偷偷存下來的,讓他收起來。
他不肯要。
爹說窮家富路,出門在外短了什么,都不能短了銀子。
_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