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是不是也在長樂城置業(yè)了?”
謝同舉臉色一紅,不好意思的說道:
“我這不尋思長樂城是未來的都城,距離玉京城也很近,從長遠的角度來看,在長樂城經(jīng)商理應(yīng)是最好的地方。”
陳丁卯點了點頭,“你這想法是對的!”
謝同舉又問道:“可如果攝政王真將都城遷去了燕京……那長樂城豈不是就會荒敝了?”
陳丁卯沉吟三息,說道:“莫去想那么多,這么大的事,僅僅是老夫的猜測罷了!”
他也不敢肯定呀!
寧國三百年,玉京城一直都是寧國的都城。
上看大離帝國千年,玉京城同樣是大離帝國的都城!
玉京城的底蘊極厚,遠不是吳國京都東旭城和越國京都四風城能夠比擬的。
它代表著真正意義上的中原文化,也是漢人的正統(tǒng)。
它而今不僅僅是寧國的政治中心,它同樣也是寧國的經(jīng)濟中心。
尤其是在玉廣大運河開通之后,它的交通更加便利。
再加之攝政王有意將漕運改革,讓商人擁有自己的商隊。
沒有了雙蛟湖的水患,玉廣大運河得以暢通,朝廷的政令可更快速的傳遞,商業(yè)也必將迎來更大的發(fā)展。
去歲時候京都傳出攝政王有意遷都去長樂城,這在天下商人看來,便是玉京城容納不了更多的人了。
而玉京城至長樂城僅僅只有數(shù)十里地,兩城往來快捷便利,此舉不僅僅是解決了玉京城日漸擁擠的問題,還將原本廢置的長樂城給完美的用了起來。
沒有人會懷疑這有問題。
許多人甚至都極為佩服攝政王這一舉兩得的手段。
陳丁卯也沒有懷疑過。
直到聽說了幽州修建了一處燕京城之后,他才有了別的想法。
僅僅是他的想法而已。
無論從怎樣的角度去看,遷都至幽州,這確實不太符合實際。
陳丁卯看了看寧楚楚和蕭包子,沒有從兩人的臉上看出異樣。
他沉吟片刻,又道:
“老夫以為,燕京城要真正修建起來這頗為不易……主要還是銀子?!?
“另外,就算是燕京城真建了起來,那地方恐怕也就是作為一處軍事要塞。”
“所以你們在長樂城置業(yè),這并無不妥之處?!?
“但老夫?qū)δ茄嗑┏堑故怯行┡d趣。”
寧楚楚一樂,“陳老恐怕不知,我們從那地方而來,燕京城所在之地,辰安已將它命名為幽都縣,歸屬于幽州府管理?!?
陳丁卯一怔,便聽寧楚楚又道:
“不過那地方是真的荒涼!”
“雖說而今有三十萬人口,卻都是修建燕京城那處圍墻的災(zāi)民?!?
“他們倒是開墾出了不少的良田,也都在那里修建了房舍,算是扎下了根來,但那地方只有鄉(xiāng)村,連一個城鎮(zhèn)都沒有,就更不用說什么商業(yè)了?!?
“陳老,你陳氏的茶葉,在那地方可真賣不出去呀!”
北漠道之窮,比之嶺東道更甚。
若是在北漠道的縣郡開設(shè)茶莊許能有點生意,但現(xiàn)在的幽都縣……
寧楚楚嘴角一翹:
“幽都縣只有一個光桿子縣令,和治下的三十萬百姓?!?
“那縣令名叫諸葛不亮,若是陳老真去了幽都縣想要了解更多的事,您老找他就行?!?
一旁頗為無聊的蕭包子這時候才忽的說了一嘴:
“要說那諸葛不亮吧,也是個有才華的人?!?
“年歲并不大,卻連媳婦都還沒有……也是怪可憐的?!盻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