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都的街頭巷尾茶樓酒肆,無論是尋常百姓還是商賈學(xué)子,所談之話題皆會落在攝政王的身上。
語間多為歡喜,卻有人依舊會有些擔(dān)憂。
雖說攝政王兩年前離開京都的時候所提出的振興工商業(yè)之國策而今已看見了一些效果,這效果至少目前是很不錯的。
他打破了存在了千年之久的壁壘,讓整個國家的商人們徹底解脫了枷鎖,真正有了天空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自由。
但同時卻也伴隨著一些問題——
“這是一個大魚吃小魚之局?。 ?
文壇。
墨香亭。
清河崔氏的崔余看著亭外漸漸散去的濃霧,憂心忡忡的又道:
“對于咱們世家而,這原本是一件極好的事……”
“我崔氏在去歲時候就走出了清河縣,短短一年時間便將家族的生意延伸至了江南道。”
“我啟程前來京都趕考的時候,便聽父親說過,按照這樣的勢頭,崔氏今年的利潤至少增加一倍!”
頓了頓,崔余看向了圍坐的太原王氏三兄弟,“想來你們王氏亦是如此!”
老大王憶春微微頷首,笑道:“這不是很好的事么?崔兄為何會滿面愁容?”
崔余一聲嘆息:
“王兄,前車之鑒不可忘!”
“想這三百年來,你太原王氏我清河崔氏出了多少能人?”
“就說這京都,那宮里多少的高官是我們世家的弟子?”
“聽爺爺曾經(jīng)說起過,咱寧國三大世家,最為輝煌的時候,朝中官員占了足足六成!”
“就連丞相之位,基本也是三大世家輪流在坐?!?
“可后來如何?”
“景華皇帝登基之后,僅僅半年時間,咱們?nèi)笫兰以诔械墓賳T,被抄家的、被砍頭的、被流放的……”
“若不是因為恰好發(fā)生了西域三十六國伐寧這件事……咱們?nèi)笫兰铱峙聲痪叭A皇帝連根拔起,再也不復(fù)存在!”
“故,從那之后,我崔氏祖上便立下了新的規(guī)矩。”
“族中弟子必須讀書,卻決不允許參加科考,只能經(jīng)商?!?
“自從那以后,你我還有潁州陳氏便再也沒有子弟入朝為官。”
“而今攝政王廢除了舉薦,推行公平的科考……爺爺或許是看見了攝政王不一樣之處,這才命我前來京都。”
“崔氏學(xué)堂有弟子千計,唯有派了我前來……一來恐怕是探探路,二來嘛,也不想有更多的子弟來當(dāng)官?!?
“你們或許也是如此?!?
“可我現(xiàn)卻有了另一層擔(dān)憂?!?
坐在崔余對面的王氏老二王憶秋眉間忽的一蹙:
“崔兄的意思是……這生意太好做,銀子賺的太多有些嚇人?”
崔余點了點頭:
“畢竟我們所賺的多出來的那些銀子,原本是屬于別的商人的!”
“我們是用大量的銀子去收購了別的商人的作坊,用更低的價格去占領(lǐng)了別人的市場……”
“一定會有許多的小商人小作坊因此而倒閉甚至家破人亡!”
“雖說這是朝廷下發(fā)的所謂的公平競爭,其實我們都知道這根本就不公平!”
“這便會導(dǎo)致一個問題。”
“當(dāng)我們真的累積下巨大的財富之后……”
坐在崔余左手的王氏老三王憶冬豁然一驚,他俯過身子,低聲說道:
“莫非攝政王這是在……養(yǎng)魚?”
崔余沉吟數(shù)息,語調(diào)極為低沉:
“曾經(jīng)景華皇帝能誅宮中半數(shù)大臣,而今攝政王正缺銀子,取你我家中八成……給還是不給?”
老大王憶春頓時眉間緊蹙,“如此看來,這也是同樣的一個樹大招風(fēng)之局!”
“得給家里去一封信。”
“步子不能邁得太大……否則,恐怕當(dāng)真后患無窮!”
崔余抬頭,又望向了亭外。
午時已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