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種題,屬于喪心病狂,‘當今之時仁政’,就是這等類型,因為前面四個字和后面兩個字壓根就沒有任何關(guān)聯(lián),卻偏偏要考生根據(jù)這等瞎扯淡的題,扯出一大通道理來。
考官下賤到這個地步,不活埋了都沒天理。
可方繼藩卻知道,自己不能直接將這題拋出來,而需將真實的考題藏在眾多的題目中,這樣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。
所以他笑吟吟地道:“嗯……第一道題:富貴不能。第二道題:就以必也使無訟乎為題吧。這第三道……嗯,為師再想想,有了,‘當今之時仁政’,就它了,現(xiàn)在開始,你們做題,做不出,嘿嘿……”
這三道題中,最容易的是富貴不能,其次便是必也使無訟乎,而最難得,便是當今之時仁政,這出題的水平,其實還可以的,歐陽志不禁一呆,朝方繼藩作揖行禮:“恩府隨口出的三道題,倒是……咳咳……莫非恩師也學過四書五經(jīng),會作八股文?!?
“不會!”方繼藩的這兩個字,直接讓三人跌入深淵。
特么的,你沒讀過四書五經(jīng),你還好意思來教秀才,你不會作八股,還嘚瑟個什么勁,跑來出題讓人做題?
方繼藩卻是笑了笑道:“不過,為了好好做這個做一個合格的師父,為師特地買了一本《八股》三百篇,這三道題,就是《八股》三百篇里截出的?!?
歐陽志等人徹底的絕望了,誤交匪類啊。
這一次鄉(xiāng)試,他們似乎已不指望了,也罷,當初得了恩府的銀子,救下了同窗的性命,且已拜了師,還能說什么呢,凡事……總要付出代價。
三人只得圍著書桌,各自攤開紙,開始做題。
方繼藩則是讓人搬了一個太師椅來,仰躺在椅上,腳翹在書桌,不一會兒,便已起了鼾聲。
教書這種事,雖然方繼藩也不怎么懂,可想來也和上輩子年少時,在家里養(yǎng)豬差不多吧。
方繼藩乃是嚴師,手里拿著教鞭,自然要隔三差五的打一打,他們作了文,方繼藩看了也不太懂,只覺得這之乎者也的,實在頭痛,不過自然要瞎比比幾句,你們這水平欠火候啊,重新做題,再寫。
但凡誰敢質(zhì)疑,就少不得要打一打手心,這書房里,隔三差五的便傳出了嚎叫聲。
鄧健三五不時的來給方繼藩斟茶遞水,一聽少爺揍人,便覺得渾身都舒坦,就好像別人成親,他去鬧洞房,不從洞房里聽出點聲響來,都覺得不自在。
倒是府里的楊管事,卻是心急如焚。
他也是讀書人出身,也是秀才啊,只可惜屢試不第,這才委身到了方家,成為方家的大管家。
現(xiàn)在看著三個老實的秀才,被少爺這般的玩弄,楊管事居然產(chǎn)生了代入感。
感同身受啊,每每聽到書房里的哀嚎,還有方繼藩時不時來幾句,八股文為師不懂,不懂難道就不可以教你們嗎之類的話,楊管事更覺得揪心的疼,這三個秀才,怕是前途都要毀在少爺手里了。
連著過去好幾日,楊管事終于鼓起了勇氣,這個事,不能袖手旁觀。
所以等傍晚時分,伯爺下值回來,楊管事忙是迎了伯爺在廳中高坐,他親自捧了茶。
疲憊的方景隆隨口道:“繼藩在家里,還安分吧?”
楊管事笑中帶苦:“伯爺,學生有些話,不知當講不當講,少爺自強迫了三個秀才拜他為師,便將他們叫到了府上來……呃……教他們讀書……伯爺……”
楊管事露出了苦瓜臉,接著道:“這三個秀才,都是有功名的讀書人啊,國朝優(yōu)待讀書人,學而優(yōu)則仕。少爺呢,卻對他們動輒打罵,各種胡鬧,眼看著,鄉(xiāng)試就要開始了,這可關(guān)系著讀書人一生的事,錯失了機會,便又是三年,學生并沒有誹謗少爺?shù)囊馑?,只是……學生覺得,伯爺該管一管,萬不可耽誤了三個秀才的前程,何況,此事若是傳出去,也不好聽?!?
……
老虎最大的幸福,就是有一群這么好的讀者。
好了,夸完了,票呢?_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