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五十年。
主席手里報著王稼祥發(fā)回來的合約全文,依然有點不可置信:“英國人他們就這樣簽了?”
任書記笑了笑:“瘋狗又不是不知道疼的,我們一棍子抽得又準(zhǔn)又狠,加上那些家伙恐怕還以為我們是清朝那樣絕佳的傾銷市場,前面有
肉吃后面有棒子,做出這樣的選擇并不奇怪。
英國人萬萬沒想到的是,中國人自己提出來的條件,卻差點在中央委員的討論會上被槍斃。
“這不是又開始走殖民地道路嗎?合著我們干辛萬苦把殖民者趕走了,現(xiàn)在打了勝仗,卻又要讓他們回來剝削我們的百姓?”知道內(nèi)情的中央委員們一臉無奈,無法開口,不知道的都是群情激奮,聽他們的語氣,恨不得把談這些條件的王稼祥當(dāng)場給肅反了。
少奇書記耐心的解釋道:“兩邊的條件是對等的,英國人來我們這邊投資開廠,我們同樣能在英國投資港口,商場,工廠,房屋等各種產(chǎn)
而且大家都要遵守對方的法律,不是像以前那樣,還有治外法權(quán),讓他們?yōu)樗麨榈?。?
反對者依然不理解:“英國多的是大資本家,到時候都是他們過來投資賺錢,我們這邊沒幾個人能有本錢投資英國吧?
而且他們的工廠先進得多,到時候我們怎么跟他們競爭?”
少奇書記搖了搖頭,說道:問題就在這里,大家基本都是軍隊出身,管理過企業(yè)沒有?”
大家都搖了搖頭,少奇書記喝了口茶:“我這段時間下去看了看百姓們組織的合股工廠,只有一個感受,那就是哭笑不得。
甚至有食品廠的廠長早上安排跑操,大家?guī)е簧砗钩粑哆M車間生產(chǎn)食品的。
不是說大家熱情不高,而是所有人,包括我們的干部都沒有管理企業(yè)的經(jīng)驗,基本就是憑感覺在瞎搞一通。
毫不客氣的說,現(xiàn)在也就是咱們中國什么都缺,只要他們能生產(chǎn)出東西來,就能賣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