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封電報發(fā)到了工業(yè)發(fā)展局:德國廠長痛罵咱們太浪費了,如此先進的工廠,應該用來造火炮,坦克,而不是什么狗屁蜂窩煤機廠的設備。
鄒臨天一邊吐槽戰(zhàn)爭販子就是死性不改,一邊趕往長安機械廠,看看他們到底做出了些什么成果。
誰說歐洲人不懂人情世故的?五十多歲的德國佬一看到鄒臨天,馬上就是一個大大的擁抱:“很高興見到你,中國最有權(quán)勢的年輕人?!?
鄒臨天無奈的翻了個白眼:“我在歐洲人眼里就是這個形象嗎?”
德國佬哈哈一笑:“他們還說你是中國工業(yè)系統(tǒng)的希望,暴君,反正說什么的都有。”
鄒臨天搖了搖頭:“好吧,讓我們先看看你們這些天干了些什么。”
德國佬很得意:“一個簡單的機械廠需要的模具,電動機,電焊機,剪板機,彎板機,沖壓機,齒輪,軸承包括那該死的液壓系統(tǒng),都已經(jīng)開始生產(chǎn)了,馬上第一個工廠的全部設備就可以發(fā)貨了?!?
鄒臨天仔細的聽著翻譯說完,點了點頭:“成果很不錯,超過了我的預料,但我感覺你還有話說?”
德國佬卡了一下:“學徒工完全沒有基礎,雖然他們在晚上都在補文化課,但對機械原理根本沒有認識?!?
鄒臨天笑了笑:“所以,是需要加錢還是什么要求?”
德國佬顯然沒想到鄒臨天如此直接,搖了搖頭:“工資是已經(jīng)說好的,我們歐洲人講信譽,但學徒獎金必須提高,相比歐洲的學徒,語不通加上基礎知識缺乏,我們需要更多的努力。”
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