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新時代了,連小腳都不準裹了,力工工頭都抓去坐牢了,還守著那些規(guī)矩干什么?除了參軍,你看看喜歡干什么都行,反正也沒指望你一個女娃能繼承家業(yè)?!?
趙老爺子活了六十多歲,一輩子都在亂世里打滾,除了有點舍命不舍財,其他的事早看透了。
臨天教育基金在全國招募希望小學教師,開出了相當于鄉(xiāng)長水平的五十塊錢一個月的薪水,趙二小姐不差這五十塊錢,但也想走出去看看。
相比其他組織,鄒臨天這個工業(yè)發(fā)展局顧問親自出面組建的教育基金顯然更讓人信任。
畢竟人民日報都說了,這是鄒臨天同志的家族為了支持祖國的教育事業(yè),一次性捐獻了17億新幣的現金,全世界都為這個數字側目。
本著就近安排的原則,趙二小姐被安排到的是湖北大別山的一所希望小學。
坐在舒適的宇通大巴上,趙二小姐暗道:老爺子還擔心我吃不了苦,這不是挺舒服的,雖然路不太平,也就是有點搖而已,這車是真好。
校長帶著人等在學校門口,看到趙二小姐把目光投在他缺了三根半手指的左手上,大方的笑道:“在遠東被凍掉的,不是遭這么一下,我就留在遠東開農場了。
原來校長是從遠東受傷退役的連長,趙二小姐注意了一下,學校的老師,包括門口的保安,有一半都是校長這樣的傷殘退役軍人。
“趙小姐,整個學校就你文化水平最高,教研室就你來負責吧。”
大家一邊帶著她們這批新到的老師安置宿舍,校長一邊給她通氣。
趙二小姐一呆:“???我能行嗎?”
校長揮了揮手:“有什么辦法,咱們這些人都是些大老粗,就是在部隊里面認的一些字,教教一二年級的孩子或許還行,高年級的孩子還是要靠你們這些城市來的知識分子。
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