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十多公里的路程是gps定位上的直線距離,翻山越嶺走了快一天!
中途全都是吃那種干得跟牛皮紙一樣的餅子,如果不喝水簡直就覺得是剃須刀片在刮嗓子眼!
按照北約規(guī)范,一般跟這樣的當地武裝協同,最好是不要區(qū)別進食,很容易引起對方的心理變化,所以巴克等人放著兜里的能量棒和巧克力都不敢吃,只能跟著吃糠咽菜,當然,相比吃得要吐的能量棒,那餅子就吃個新鮮還好點。
這就能理解為什么巴克平時喜歡弄點吃的,當進食在戰(zhàn)場上成為維持身體機能的投料行為以后,回到家能弄點色香味俱全的美食,那才對得起自己的人生。
不過嘴里嚼著面餅,巴克一直在靜靜的觀察自己那幾個承包商同伴,他們抓住一切機會在給部族武裝分子做培訓!
這是巴克以前比較少接觸的行為,他基本都是跟嗚格蘭的東歐武裝分子一起,多數脫離北約人員的行動更是直接和東歐那些部族武裝打交道,東歐那些戰(zhàn)斗民族的稱號不是白來的,女人都能把ak步槍用得很溜,打起仗來更是亡命,所以巴克他們很少有培訓人家的機會。
但是中東或者說西亞一帶的作戰(zhàn)能力就很需要培養(yǎng)了,不是說這些家伙不英勇,相反阿富汗或者庫爾德人作戰(zhàn)都很兇悍,但是長期閉塞在自己的山區(qū)里,他們的作戰(zhàn)理念或者說對武器的性能運用很成問題,起碼讓他們理解自動步槍跟拉一下打一下的老式單發(fā)步槍有什么區(qū)別都要費不少的口舌。
而且讓巴克最為注意的是,這些承包商灌輸的作戰(zhàn)理念。
一路走來,巴松跟帶頭的指揮官一直在交流,偶爾巴克走過聽見說的全是如何下達指令,如何指揮自己的隊伍,聽得最多反復一句就是:“一定要建立權威!不該說的就不跟他們說,要求他們必須按照你的指令去執(zhí)行就對了,不許問為什么!”
而另外四人,顯然也是在貫徹類似的工作,分別給四個分隊領頭比比劃劃,語不算很流暢,但是單詞和手勢能解決不少問題,巴克理解的是也類似巴松說的那套,就是在自己的隊伍里面建立不能貫徹下去的指揮權,不許下屬多問為什么……
開始巴克是抱著學習的態(tài)度在偷師,他從來都不是一個很優(yōu)秀的指揮官,最大的規(guī)模也不過就是十多人指揮場面,現在既然面臨王萬余他們那一大群退伍兵、陸續(xù)會從蘇魯族戰(zhàn)士那邊招募人手,還有阿貝克爾他們的伊拉克武裝人員,最后搭配金雕,巴克是打定主意要開始擴張人手了,就算自己把指揮權交出去給庫克,自己好歹也要學點不是?
可是這一路走來越聽越琢磨,就覺得有點不對勁。
娜塔莎好歹是學指揮專業(yè)的,有時候會跟巴克嘮點專有名詞之類,后來巴克到北約接受培訓,更多也是在德國北約基地進行,多少還是有點底子,清楚蘇聯、德國和美國是有很大作戰(zhàn)體系區(qū)別的,眼前這幾個法國人德國人給部族武裝們灌輸的東西,有點似是而非。
這種感覺到了晚上露營的時候,更加清晰。
所有人就直接呆在一座荒山山麓邊扎營,也沒有帳篷或者別的東西,就是翻出毯子稍微裹一下就在荒坡上睡覺,巴松等人把五位部族武裝的指揮官集中起來再強調,再灌輸的時候,巴克就躺在旁邊假寐,這次就聽了個完整。
他們灌輸的基本就是美軍作戰(zhàn)時候的那一套,簡短的指令戰(zhàn)術,指揮官要求怎么,隊伍就立刻怎么做,這種優(yōu)點就在于隊伍完全在掌控中,比較精確,打起來很容易見效,可缺點也很明顯,指揮官一掛,整個隊伍就像無頭蒼蠅一樣,所以美軍相當注重保護指揮官,這種戰(zhàn)術也建立在美軍從二戰(zhàn)起就很在意建設的無線電通訊上,指揮官的意圖能傳遞到每個部分,這也是目前很多特種部隊跟承包商作戰(zhàn)的特點,巴克就是覺得這里有問題的,這些部族武裝可沒什么通訊設備。
這種做法也許短時間能見成效,但是規(guī)模稍微大點,基本就很容易亂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