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“也”字,盡是辛酸。
李善長晚了一步,自然沒法超過張希孟,而且他這個人到底有些惡習(xí)難改,老朱也沒法完全放心。
不過李善長也還是能拎得清楚的,老朱這個團隊,潛力實在是太大了,這才多少時間,就已經(jīng)有了一塊牢固的根據(jù)地,又有了幾十萬死心塌地的老百姓。
只要再給幾年的光景,徹底發(fā)展起來,橫掃天下,不是一句空話!
所以朱元璋對彭早住那句話,不是無的放矢。
他的格局已經(jīng)放在了那里。
篤定能當(dāng)開國功臣,是排在第一,還是排在第二,又有什么差別?
只是讓一個小孩子占盡了風(fēng)頭,咱老李有點不服氣。
李善長還想跟張希孟別苗頭,不過卻不是惡斗,而是讓老朱知道,他李善長也有張希孟做不了的能耐。
一句話,老李要跟張希孟卷起來!
毫無疑問,這對于整個朱氏集團來說,都是一件頂好的事情。
張希孟更不在李善長的競爭,你有本事把所有工作都攬過去,干得漂漂亮亮,我樂得清閑。
只不過到底還是有些事情老李做不來的,就比如這個市場券。
任何一種紙幣,除了濫發(fā)之外,最大的敵人就是造假了。
所以第一件要解決的事,就是如何防偽。
張希孟弄來了一些元廷的寶鈔,入手的剎那,就搖頭了。
這玩意太粗制濫造的。
其實元朝的寶鈔曾經(jīng)有過那么一段靠譜的時期,而且由于準備金充足,幣值還算穩(wěn)定。但是很可惜,就像元朝一樣,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,隨后就是濫發(fā)紙幣,粗制濫造,尤其是為了修黃河,弄出來的變鈔,市面上新鈔舊鈔,真鈔假鈔,混在了一起,幣制徹底崩盤,弄得許多地方干脆退到了以物易物的程度。
這些事情在張希孟剛穿越過來的時候,就已經(jīng)領(lǐng)教了。
毀壞一件東西很容易,想建立一個新的,卻是很難很難。
要用糧食作為擔(dān)保,還要保證沒有假鈔,能夠便民惠民……張希孟研究了些日子之后,總算總結(jié)了出了宋元的防偽手段。
首先就是選材,必須稀有的樹皮,還不許民間使用,通常用的是楮樹皮。
可惜的是隨著元廷控制力蕩然無存,已經(jīng)用不起楮皮,而且民間也大量盜用,所以眼下的寶鈔,紙張一難盡,比擦屁股的草紙好不了哪里去。
區(qū)區(qū)滁州一地,專門弄出一種紙,很顯然,這并不現(xiàn)實。
其次,就是紙幣上的圖文,務(wù)必要繁復(fù),不易模仿。
再次,還要使用紅、黑、藍等多色套印。
最后加蓋官方大印。
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手段,在市場上,還要安排專門人員,辨別真假……這一整套弄下來,宋元的交子和寶鈔,也只能說差強人意。
張希孟現(xiàn)在就很發(fā)愁,材料解決不了,多色套印的技術(shù)滁州也沒有。他倒是可以設(shè)計一些編號一類的,但也未必能行!
反正不管行不行了,勉強試試吧!
張希孟讓人做出了一批樣錢,正琢磨著要不要交給老朱,恰巧李文忠和朱英來了。
“張大哥,你怎么把我們玩的寶鈔給拿來了?”
張希孟一愣,“什么玩的?”
朱英就笑道:“我的同座啊,他家里是書坊的,他會抄書,會畫插圖,識字可多了。他就畫了好些寶鈔,給我們花。”
“什么?”張希孟一驚,“你的同學(xué)還有這種人才?”
朱英點頭,“那是!我們那里臥虎藏龍,可比你們那邊強多了?!闭f著朱英還挑釁地看了眼李文忠。
李文忠只是用手摸了摸他的腦袋。
“你還小,再大幾歲,你就過來了。到時候你還能瞧不起小學(xué)堂嗎?”
朱英轉(zhuǎn)了轉(zhuǎn)小黑眼睛,到底不說話了,卻是把張希孟眼前的寶鈔拿起來,看了又看,隨后嫌棄道:“大哥,這個怎么畫得還沒我同桌好???”
張希孟皺著眉頭,“我這可是好幾個能工巧匠弄出來的?!?
朱英可不服氣,再多的能工巧匠,不行就是不行?。?
他從口袋里翻了半天,還真找出了一張皺巴巴的錢幣,拍在了張希孟的面前。
“瞧瞧吧!”
張希孟接在手里,最初還沒在意,只是覺得小孩子畫紙幣玩,他上輩子也干過,有什么稀奇的……可是當(dāng)他拿起來,仔細一看,可不得了!
這張寶鈔畫得那叫一個栩栩如生,跟元廷的寶鈔一比,簡直不是一模一樣,而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!
紙張,線條,顏色……就連大印,都無可挑剔。
“你的那位同學(xué)家里是開書坊的?他多大?”
“應(yīng)該有十二三了。大哥,上一次你都是從軍中挑選的學(xué)生,等以后能不能選些民間的年輕人?我這位同學(xué)真的很厲害!別浪費了人才!”
張希孟只能苦笑了,能畫假鈔的人,在什么時候不是人才?。?
“這樣吧,你去把他叫來,我跟他聊聊?!?
朱英答應(yīng),到了晚上的時候,他就帶來了一個眉目清秀的少年,他穿著一件略微掉色的長衫,低著頭,有點惶恐。
進來之后,就向張希孟行禮。
“用不著客氣,我也不比你大多少。”
張希孟讓他坐下,親自給他拿了點水果,詢問了一下學(xué)業(yè),少年都老老實實回答。
隨后張希孟拿出了紙筆,又拿來了尺子,各色顏料。谷
最后他拿出了一張自己弄的市場券,遞給了少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