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或許是長得好看一點,聰明一點,孝順一點……但也不至于那么邪乎啊!
過了,真的太過了!
一個月下來,馬氏恢復了狀態(tài),她迫不及待抱著小家伙,坐著寬敞的馬車,小心翼翼,趕往金陵城。
總算能見到孩子他爹了。
隊伍浩浩蕩蕩,直奔金陵而來。
在距離目的地還有三十里的時候,老朱安排的迎接人員就到了,為首的是一文一武兩位,武將是徐達,文官則是楊憲。
這位是在朱元璋大破金陵之后,歸附老朱的,他十分精明干練。不過從汪廣洋的安排上看,就知道朱元璋的習慣,他要任命文官,通常都會在張希孟面前晃一下,得到了張希孟的認可,老朱才會授予官職。
這倒不是說張希孟比老朱更有權(quán)勢,或者說老朱沒有識人之明。
主要是眼下朱元璋還沒有確定,他的行政團隊要怎么編織,很大程度上,就是量才錄用,有非常大的隨機性。
就比如張希孟,他一個經(jīng)歷司經(jīng)歷,按理說就是執(zhí)掌公文的,可是他現(xiàn)在同時參贊軍機,主持軍隊整編,又負責監(jiān)察考評……幾乎沒有管不到的事情。
李善長也是這樣,他名義上是負責政務的,但是后勤軍需他能管,刑名也是他的,同時地方的官吏任命,李善長也有很大的權(quán)柄。
兩個人都屬于超級官僚了。
如今進了金陵,權(quán)柄該怎么劃分,職權(quán)需要如何確定……很顯然,這些事情都有待于張希孟的參與。
楊憲也似乎知道了這些,因此對張希孟格外恭謹。
他主動向張希孟介紹,“上位這一次進金陵,當真是氣壯山河,勢不可擋!阿魯灰和張旭等人束手就擒。御史大夫福壽被抓,此人還嚷嚷著要給大元朝殉國,做一個忠臣,上位只是和他說,上一個御史大夫已經(jīng)投降了,身份可比你尊貴多了!”
上一個御使大夫,自然指的是也先帖木兒,福壽和他比起來,的確差得太多了,這位直接破防了,叫嚷著根本不信,紅賊騙他,卑鄙無恥。
既然如此,朱元璋也沒什么好說的,那就把也先帖木兒叫來了,不光他來了,還順道帶來了兩個侄子,哈剌章和三寶奴,作為脫脫的兩個公子,福壽也是認識他們的。
面對這一家子,福壽徹底崩潰了,他蹲在地上,嚎啕大哭。
完了,全完了,大元朝沒有半點希望了。
隨后這位就強烈要求,落發(fā)出家。
朱元璋也不客氣,就給他幾十本佛經(jīng)。
“你好好讀經(jīng),修身養(yǎng)性,回頭給咱送一百篇心得過來,每一篇不能少于一千字!”老朱淡淡說著,他突然找到了當年張希孟的快感,給然安排作業(yè)是這么爽的事情??!
至于福壽,他整個人都不好了,我想出家,是不愿意面對殘酷的現(xiàn)實,可你為什么要用佛經(jīng)折磨我??!
你殺!你殺了我吧!
老朱不為所動,就這么處理了福壽。
阿魯灰等人則是被交給了也先帖木兒,讓他負責安排這幫人的學習改造。
也先帖木兒樂顛顛答應,他這個隊伍越來越大,到目前為止,已經(jīng)快到三十人了,這里面有知樞密院事雪雪,有中書參議龔伯遂,有御使大夫福壽,行省右丞阿魯灰,萬戶納哈出,他們湊在一起,都能開個朝會了,也不知道,有朝一日,這邊的大元官吏,會不會超過大都那邊……
在一片投降之中,還有兩個人很值得一提,一個是康茂才,一個是蠻子海牙。
這倆人都算是水師將領(lǐng),蠻子海牙劫掠安慶的時候,被俞廷玉給一把火燒了,他只能乘坐小船跑了,隨后收攏殘部,他沒處可去,也不敢跟朱家軍拼命,就去投靠了張士誠。
至于康茂才,他覺得張士誠望之不似人君,最后決定歸順朱元璋。
不過康茂才有個問題,他也屬于地主武裝起家,隨后又替元廷效力……眾所周知,這種出身在老朱這邊,甚至比元軍歸降都不受待見。
所幸,老朱也沒多說什么,只是收留了康茂才。
另外老朱入金陵,還抓了多達三萬多名俘虜,場面十分混亂,人心浮動……許多人傳,說朱元璋要盡數(shù)屠戮俘虜,還說什么朱家軍沒有糧食,不殺他們就都要餓死了。
朱元璋什么都沒說,只是在晚飯過后,他親自前來,身邊只帶著馮國用一個,直入軍營,然后就在營中呼呼大睡,一夜酣眠,高枕無憂。
到了第二天,俘虜?shù)男木投ㄏ聛砹恕?
楊憲講起這些,眉飛色舞,興奮無比。
“上位真乃是當世雄主,少有的豪杰猛士,楊憲何其有幸,能追隨上位!先生深受上位信任,必定封侯拜相,富貴榮華,不可限量?。 ?
張希孟只是微微一笑,“楊憲,你就不用說好聽的了,金陵城這么大,亂七八糟的事不會少的。你能說點不順心的事情不?我來金陵,只怕也是要處理麻煩的?!?
楊憲頓了頓,最后為難道:“張先生,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說……就在頭兩天,上位在集市上被偷了。”
“偷了?”張希孟頓了頓,突然又笑了,“這金陵城這么亂?”
楊憲無奈點頭,“自從紅巾義軍興起,集慶路就不安生,元廷兵馬,地方豪族,富商巨賈,大凡有點勢力的,全都聚集爪牙,招攬打手。元廷也不加區(qū)分,悉數(shù)委任官職。比如陳野先,他就是元帥,那個康茂才,也是都元帥,著實是太亂了,千頭萬緒,一時也沒個說法……”
樂文
_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