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英眼珠轉(zhuǎn)了轉(zhuǎn),頓時覺得這辦法不錯。
于是熱熱鬧鬧的補(bǔ)課行動開始了。
從常遇春,胡大海,到朱文正,花云,每個人都在忙碌,廢寢忘食地苦讀。
很多時候,軍中要的就是這個氛圍,連這幾個老大難都玩命了,其他誰還敢說什么?
一股學(xué)習(xí)的風(fēng)氣,刮遍了朱家軍。
老朱心里十分滿意,他干脆組織比賽!
沒錯,以前軍中就有射擊、摔跤、馬術(shù)等等項目,老朱又添了背誦軍規(guī)條例。從每一營當(dāng)中選拔人員,誰記得熟,背得好,就在全軍比賽,脫穎而出的,能夠升官一級,所在的營也能菜金加倍。
這一套折騰下來,朱家軍的精神面貌比起當(dāng)初好得太多了。
朱元璋也十分享受這種教書育人的成就感,貌似讓人叫“朱先生”,簡直比上位還要順耳。他似乎體會到了張希孟的快樂。
當(dāng)然了,朱元璋也不是閑著沒事干,非要拿手下將領(lǐng)開心。
因為老朱很清楚,朱家軍內(nèi)部存在問題,需要整合。
首先,朱家軍的主力是淮西人,他們很多人不愿意離開家鄉(xiāng),哪怕渡江之后,也是想著搶一波之后,就返回淮西。
這種流寇行為老朱顯然不能答應(yīng)。
再有朱家軍收攏了不少新進(jìn)歸順的降兵,其中整個巢湖水師都是這樣的,還有那么多元廷的兵馬。
這些人本就軍紀(jì)渙散,絲毫沒有服從意識。
從上到下,就是一坨爛泥。
不能整頓好,把他們放出去,只會敗壞朱家軍名聲,打仗未必能行,禍害百姓第一名,這不是遺禍無窮嗎!
要求所有將領(lǐng)讀書識字,背誦軍規(guī),提升文化水平,講解分田政策……這就是在凝聚人心,消除舊日的烙印,改造這一支兵馬,鑄造神擋殺神,佛擋殺佛的神兵利器!
尤其值得一提,這些事情都是朱元璋自己一手操持的,他參考了張希孟昔日的一些做法,也加入了自己的想法,一切都弄得相當(dāng)順利,不得不說,老朱治軍的才能,也是頂尖兒的。
老朱在折騰兵馬的時候,張希孟除掉了朱一斗,這之后又有了科舉考試,溧水分田……總而之,都是張希孟在忙碌,老朱只是略微露了幾面,他的大半心思全在整軍上面。
如今兩個月過去了,神兵利器就要正式出鞘!
該是檢驗這些將領(lǐng)學(xué)習(xí)成績的時候了……就在此刻,有兩個人,坐著船,過了長江,進(jìn)了金陵城。
來人正是汪廣洋和吳大頭!
“我的天??!俺居然活著回來了!”
吳大頭摸了摸自己的腦袋,捏了捏油膩的大臉盤子!
“汪先生,俺不是做夢吧?”
汪廣洋忍不住笑了,“吳百戶,你對外人可千萬別這么說……現(xiàn)在天下都在盛傳,你說第一紅賊,無雙悍匪,要是讓人知道你這個第一惡漢,說這么沒出息的話,會被戳脊梁骨的!”
吳大頭驚得目瞪口呆,不會吧?不會有人覺得俺真的能打仗吧?
他是真的有點承受不住了,這也太羞澀了。
汪廣洋不想管吳大頭怎么想,他這一踏入金陵城,就能感覺到強(qiáng)烈的變化,這座城市有了規(guī)矩!
干凈衛(wèi)生,井然有序。
所有入城的商賈,運(yùn)送的貨物,都要按規(guī)矩,繳納稅賦。而一旦納稅之后,就暢通無阻。
就憑這份治理能力,別說元廷了,就算是劉福通等人的韓宋政權(quán),也被甩出去十八條街!
有人明明稱帝了,卻還是跟盜匪沒什么區(qū)別,有人只是個元帥,竟然鼓搗出了帝王氣象,還真是沒法比??!
“啟稟上位,劉福通已經(jīng)派遣西征軍,攻擊關(guān)中。又派毛貴進(jìn)入山東……韓宋開始北伐了!”
老朱忍不住吸了口氣!
北伐!
自古以來,還沒有人成功過哩!
倒是讓劉福通搶了先機(jī)……不過先胖不算胖,后胖壓塌炕,這天下早晚還是咱的!
“傳令,立刻出征!一個月之內(nèi),咱要拿下徽州!”
_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