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聽聞徐達殺入宣城,心放下了大半,無論如何,這座小城是逃不掉了。他這才把左邊袖子里的書信掏出來,也一股腦遞給了張希孟。
“瞧瞧,這是楊仲英的?!?
張希孟翻了翻眼皮,果然不出所料,兩個守將,全都投降了,而且貌似這倆人還不知道彼此的打算,正準備拿對方當(dāng)進身之階,想要靠著彼此的腦袋立功。真是不知道該怎么形容他們了!
張希孟停頓了一下,他的手里也多了幾封信……不就是信嗎,誰還沒有啊!
“主公,這是孫炎弄到的,他跟城里的富戶聯(lián)絡(luò),這幫人也愿意為朱家軍效力。只是他們力量不算大,我本想著到了攻城緊要的時候,再讓他們出手獻城,沒想到已經(jīng)有人提前獻城了,貌似也用不著了。”
朱元璋怔了怔,接過來書信,瞧了瞧,還真是這么回事。
好??!
真是太好了!
吳大頭跑過來宣傳,寧國路多了幾萬民兵,全都向著朱家軍。
隨后兩位守將感覺到不妙,都爭相投降。
再到這幫富戶,他們也要替朱家軍效力。
這可太好了!
從上到下,從里往外,所有人都要投降,所有人都想給朱家軍做事!
咱這福氣可真是不??!
老朱捏著一堆人的信件,竟然漸漸籠上了一層別樣的神色,投降的太多,也不是什么好事情!
“看起來現(xiàn)在難的不是怎么拿下宣城,反而是如何治理宣城了?!?
張希孟一驚,老朱果然敏銳??!
“主公能預(yù)料到,這便不是難事了?!?
老朱忍不住一笑,“咱雖然知道怎么辦,可還要先生幫著拾遺補缺,才能圓滿啊!”
張希孟連忙道:“此正是臣當(dāng)為之!”
……
老朱和張希孟商討著如何處置宣城的事務(wù),而此刻城中的各種勢力,已經(jīng)亂成了一鍋粥……楊仲英見別不華沒了,還以為他棄城而逃,好個狡猾的狗賊,還真是鼻子夠靈的,你跑了,我拿誰請功???
這位想了想,立刻撲向了那幾個富戶,準備拿他們向老朱請功。
而這幾位富戶也不是傻瓜,他們找到了城里的另一個人,此人叫做朱亮祖。
這個朱亮祖也是民兵元帥出身,和陳野先,鄧愈,馮國用,察罕帖木兒等人都有著類似的開端。
大元朝在即將亡國之際,放出了鄉(xiāng)勇。
結(jié)果就是遍地曾剃頭,有人選擇誓死效忠大元朝,有人選擇加入紅巾軍,還有人左右橫跳,反正怎么有利怎么來。
在這一片群魔亂舞,妖魔鬼怪紛紛登臺之際,朱亮祖就屬于那種比較軸的。
他選擇當(dāng)了大元的忠臣,最初他在六安等地活動,由于朱元璋在淮西崛起,他立身不住,就只能渡江,期間跟朱家軍打了好幾次,雖然互有勝負,但是一個朱亮祖,扭轉(zhuǎn)不了大局。
他只能退到了宣城,在別不華和楊仲英手下。
如今朱家軍殺來,城中大亂,朱亮祖自然是不服的,他聚攏手下兵馬,還要誓死一搏。
就在這時候,幾個富戶的代表找上了他。
“朱將軍,別不華那個賊已經(jīng)開城投降了,楊仲英也是無恥之徒,早和紅賊有勾結(jié),事到如今,宣城就只能靠你了!”
朱亮祖一聽,幾乎昏倒,你們可真瞧得起我!
就憑著我一個人,怎么扭轉(zhuǎn)乾坤???
不過朱亮祖還是愿意試試的,尤其是當(dāng)聽說富戶們愿意出錢,他立刻打起了精神。果斷和富戶們站在了一起。
楊仲英殺來,一頭和朱亮祖撞在了一起。
他倉促之下,竟然被朱亮祖殺得大敗。
而且這位朱亮祖頗有神勇,還一箭射穿了楊仲英的右臂,弄得楊仲英狼狽逃竄,幾乎喪命。
作為搶功大賽的一員,首先出局。
朱亮祖大顯威風(fēng),覺得自己還能更勇一些,他隨即領(lǐng)兵,迎戰(zhàn)常遇春。
要說朱亮祖多能打,在這里就顯露無疑,他竟然能和常遇春打個五五開,絲毫不落下風(fēng)!
常遇春一向是橫勇無敵,所向披靡,竟然被這么個玩意擋住了,他是暴跳如雷,親自領(lǐng)兵沖殺,朱亮祖也大展神威,跟常遇春拼殺。
但是這事情也就到此為止了,因為徐達領(lǐng)著大軍趕來了,瞬間把朱亮祖的兵馬給包圍了,而在徐達身邊的,竟然是別不華!
朱亮祖見此情景,氣得幾乎落馬。
“別不華,你還是不是蒙古人?你怎么能背叛大元?”
別不華泰然自若,“誰人不貪生?誰人不惜命?更何況是以卵擊石,自取死路!”
“你!”朱亮祖氣炸了,“無恥!無恥之尤,我朱亮祖寧死不降!”
就在此刻,那幾個富戶出現(xiàn)了,同時出現(xiàn)的還有朱亮祖的家人。
“回稟朱家軍的老爺……我們早就知道朱亮祖是個冥頑不靈的,所以才慫恿他跟楊仲英廝殺,消耗兵力。此時又把他的家人送來,還請笑納!”
此時此刻,朱亮祖當(dāng)真是感到了世界的險惡?
敢情你們都投了?
就只有我一個傻瓜唄?
朱亮祖還是不服氣,可是當(dāng)家人被抓的時候,他的斗志就去了一半,手下人也沒了戰(zhàn)心,加上徐達和常遇春的圍攻,朱亮祖最終兵敗被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