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快,大戲上演。
眾人都耐心看著……首先演員選得就好,衣著扮相也好,唱腔優(yōu)美,衣袖揮舞,恍然若神仙妃子。
惹得張士誠連連拍手,忍不住道:“青丘子,你說這樣的戲,能不能勝過朱家軍萬倍?”
高啟含笑點頭,“何止萬倍,云泥之別!”
張士誠連連點頭,“高見!”
只是張士誠不知道,高啟所說的云泥,正好和他理解相反。
其實戲曲當中演得悲劇,放在朱家軍,幾乎不會發(fā)生。
因為眾所周知的一點,朱家軍是給女人授田的,也是準許女人頂門立戶的,光是這一點,蔡書生進京趕考,妻子在家里,耕種田地,照顧公婆,就沒有什么好擔憂的。
像什么榜下捉婿啊,停妻再娶啊,遭逢災年,父母餓死……這一類的事情,都是朱家軍極力整頓的。
不是說不會有,而是說朱家軍一直在解決問題。
最諷刺的一件事發(fā)生了,高明老先生要拿這出戲跟朱家軍唱對臺戲,但是他的這出戲,反而證明了朱家軍主張的必要性。
只有尊重了女人,才能解放男人,才能改變這個死氣沉沉的世道。
高啟想通了這一點,在場的也不乏聰明人,甚至就連臺上唱戲的都在閑暇念叨,不管怎么糟蹋,就只能依來順受,等著主子良心發(fā)現(xiàn)。
牛丞相父女回心轉(zhuǎn)意,蔡書生和趙五娘,就要立刻感激涕零。
皇帝下旨褒獎,就忘了父母的死,忘了大缺大德。
這戲文寫得再好,演得再惟妙惟肖,怎么都有點不順心!
……
幾乎與此同時,隔著一條街,在土地廟前的空地上,一個簡陋的戲班子開始了演出。
這出戲也是演一個書生,他姓留,進京趕考,考上了狀元,入朝為官,官至宰相……然后他也有三不從。
元軍殺來,朝廷讓他出戰(zhàn),他不從。
太后登門,請他出山,這才勉為其難。
隨后元兵逼近杭州,城中軍民要他留下來抗擊敵人,他不從。
不待挽留,竟然直接逃回了家鄉(xiāng)衢州。
元兵尾隨殺來,家鄉(xiāng)父老要他不要投降元廷,要保住氣節(jié)。他抵死不從。
果然歸順了元廷,換了身官服,再做新官,成了大元的忠臣。
隨后有一個人被俘虜,押送到了大都,正是大忠臣文天祥。
這位“三不從”拿著元廷賞賜,丞相的拜帖過來,只要投降,立刻入朝為官,封侯拜相,取丞相之女,洞房花燭,嬌妻美妾,應有盡有。
而此刻文天祥站起來,厲聲痛罵,“蒙古人滅我朝廷,奪我家園,國仇家恨,不共戴天,你忘了自己的父母嗎?”
這位昂然道:“我已然帶著妻子,去父母墓前哭拜祭祀,大元圣主褒獎我留氏一門,死后能得此等恩典,雖死無憾……你又何必一心求死,咱們沐浴皇恩,安享榮華富貴,豈不美哉!”
唱到了這里,圍繞在戲臺下面的百姓,已經(jīng)恍然大悟!
乖乖,這個戲唱的是大奸賊留夢炎和文丞相啊!
這個事情倒是聽說過,畢竟蘇州是文脈昌隆之地,就是販夫走卒,也是認幾個字的。
但是這出戲究竟好在哪里呢?
只是尋常諷刺奸賊嗎?
很快就有人點破了,想知道嗎?
去那邊瞧瞧,瞧瞧琵琶記演的是什么?
人們將信將疑,連忙過來,等看過之后,大家伙都恍然大悟!
好家伙,姓蔡的三不從,就是留夢炎?。?
那個賢良淑德的趙五娘,不就是文丞相嗎?
只不過文丞相是怒斥奸賊,寧死不降,以身殉國。
而趙五娘則是忍辱含羞,接納了牛小姐,還給她一起陪伴丈夫守靈……父母之仇,國仇家恨,就這么因為一道旨意,全都揭過去了。
還能跟賊人相親相愛,愉快過日子。
真是好不要臉!
原來高明高大人,還想著勸說大家伙當大元朝的忠臣,要讓大家伙放下兵器,逆來順受,陪著你們,一起當大元朝的好官!
很快,更深入的解讀就出來了,文丞相堅貞不屈,象征著天下百姓,牛丞相父女蠻橫無理,就是蒙古大軍。
他高明就猶如留夢炎,希望天下百姓歸附元廷,做大元的奴才,依舊供奉高高在上的士大夫。
而元廷重用他這個奸賊,嬌妻美妾,升官發(fā)財。
真是好算計,兩頭通吃,都贏麻了。
可現(xiàn)實是文丞相寧死不從,天下百姓已經(jīng)揭竿而起……高明和留夢炎,一丘之貉……果然如同張丞相文章所,士人乃是天下大害!
人們明白過來,怒火中燒,都到了今天,大元朝已經(jīng)搖搖欲墜了,還有人給元廷粉飾太平,果然是用心歹毒。
如此老賊,豈能放過!
憤怒的年輕人,聚集在一起,趁著夜色,找到了高明的住處,大家伙二話不說,將找來的魚油倒在了房門上,隨后點燃,火焰直沖天際。
“高明老賊,文丞相在看著你呢!”
“老賊,你死到臨頭了!別做美夢了!”
高明在大戲結(jié)束之后,收獲了士林的贊美,又得到了張士誠的重賞,在住處正美滋滋盤算著……哪知道外面突然火氣,又喊聲震天,嚇得他從床榻上掉了下來。
咔嚓,老腰一痛,幾乎昏厥。
樂文
_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