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馮國用等人揮師北上的同時,老朱也安排了湖廣行省的都指揮使,這個人選正是老朱的侄子,朱文正。
坦白講,這個安排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,朱文正年輕,能打,又是老朱親戚,正是放出去立功的時候,結果卻被放在了后方,這不是讓人郁悶嗎!
但是老朱偏偏就這么安排了,朱文正也不敢說什么,竟然也老老實實帶著部下,去洞庭湖肅清殘匪去了。
“先生,咱怎么看,朱文正這小子都不是滅蜀的最好人選?。 ?
張希孟一笑,“主公,這不就是讓他去歷練了嗎!只要他耐得住寂寞,沉得下心,能妥善完成使命,肅清殘匪,日后入蜀,非他莫屬?!?
朱元璋沉吟再三,“其實咱的意思,滅蜀之功,該給湯和才是。”
張希孟卻道:“主公,臣以為湯和此人有更大的作用?!?
“什么用處?”
“改土歸流!”張希孟緩緩說道,朱元璋微微凜然,旋即用力點頭,確實是非湯和莫屬。
……
“該怎么經略西南,朝堂之上,不止一次討論過,大家伙定了兩個標準,其一是改土歸流,其二是均分田畝?!?
湯和一怔,隨即道:“張相,如果能做成均田,派個流官又有什么難的?”
張希孟含笑,“沒錯,這不是二選一,而是上限和下限,最好自然是要做到均田。”
湯和微微發(fā)愣,竟然抬頭道:“張相,我以為只是均田,怕不夠?。 ?
“為何?”
“各個苗部狀況不一,有不少地方,不光備受壓榨,而且還土地貧瘠,產出有限,他們就是太窮了!”
張希孟含笑,“沒錯,所以在那兩條之外,我還有個更高的標準,就是均田富民!”
湯和眼前一亮,卻又思忖沉吟,這話說得好聽,但是做起來,確實不容易。
有太多地方,山嶺重疊,地形崎嶇,山間的土地十分貧瘠,產出的東西,還不足以糊口,想讓這種地方富裕起來,不亞于一步登天??!
“湯和,事情艱難,我是知道的。但總還能有辦法,不斷改進提高。就拿均田來說,我聽說苗部有姑娘田的說法?”
湯和點頭,“確實,女兒要出嫁的時候,家里就會分出一塊田,用來種麻和藍靛,算作嫁妝。不過大多數的苗民都是租種土地,哪里能有姑娘田!還不都是富裕人家。”
張希孟眉頭挑了挑,笑道:“那這次在苗部均田,就要給每戶一份姑娘田,不用納糧,算是主公給的!”
湯和聽到這里,簡直大喜過望。
其實自從渡江之后,朱家軍分田就注重平均,像什么口糧田,已經不存在了。而這一次給苗部分田,居然又有了姑娘田,可謂是格外開恩。
不過能有這個結果,那也是數萬苗兵打出來的,投桃報李,情理之中。
“張相,若是能做到這一點,苗民必定感恩戴德,均田的事情就會容易多了?!?
張希孟道:“均田是第一步,先讓大家伙能填飽肚子。對于一些居住深山,崎嶇難行的苗民百姓,可以鼓勵他們出山,現在湖廣的荒地還是有的??梢苑纸o他們一些好地。再有,苗民之中,有一技之長的,要想辦法鼓勵,幫著他們設立作坊,向外面販賣獲利……再有,咱們要安排一些貨站,由官府設立,平價出售食鹽,收購當地土產。至于商稅這塊,也可以適當優(yōu)惠?!?
張希孟說到這里,對湯和道:“你可知這么做的用意嗎?”
湯和用力點頭,“張相用心良苦,西南不但貧瘠,而且土司造反不斷,就連大元朝都深受其害。如果能通過這些辦法,徹底消除土司,贏得民心,避免兵連禍結,對大明來說,絕對是有利的?!?
“嗯!”張希孟道:“還不只是這些,就像云南等地,自唐以后,就已經和中原疏遠,到了現在,也是幾百年之久了。其余地方,也都差不多。我們這是替前人還債,替后人造福。如果能把這些土地經營好了,解決西南的大患,勝過開疆拓土的大功?。 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