耕牛農(nóng)具,雖然匱乏,卻也不是一點辦法沒有。
只要百姓能轉(zhuǎn)變觀念,適當(dāng)借債,就能撬動大局,走出至關(guān)重要的一步。
張希孟從陳留回來,除了跟夫人晝夜加班之后,就抽空去見了朱元璋,把自己見到的情況說了。
“主公,當(dāng)下的問題,似乎是落在了百姓頭上??砂傩諔{什么相信咱們?憑什么又冒著風(fēng)險,去向朝廷借貸?千百年來,吃了那么多苦,上了那么多當(dāng),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!難道就能憑著幾道命令,就化解掉嗎?”
朱元璋深深吸口氣,面色凝重,連連點頭,“先生說的極是,咱心里最清楚不過??涩F(xiàn)在就卡在了這里,中原遲遲不能恢復(fù),咱們大軍沒法回調(diào),幾十萬兵馬,幾十萬俘虜,還有上百萬的百姓,偌大的中原之地……就這么僵持著?!?
老朱無奈道:“如果繼續(xù)下去,說不準真的要遷居豪強大戶,這事咱拼了!”
朱元璋殺氣騰騰,一副要玩命的架勢。
事情又回到了當(dāng)初,胡惟庸提議坑殺俘虜,朱元璋主張遷居豪強,張希孟希望發(fā)行債券……三者都是為了解決困局。
胡惟庸的作為傷天害理,朱元璋的想法也有后患,唯獨張希孟的主張,聽起來最是穩(wěn)妥,可操作起來,真是困難重重。
錢來了,方略有了,根據(jù)村社,把百姓也組織起來了。
結(jié)果大部分百姓不愿意借錢,許多人對大明充滿了戒備。
事情在最后一步,就是做不下去。
怎么辦吧?
推不下去,還要走回老路。
“主公,賈公在忙活,他的幾十個學(xué)生也在忙,這些人深入了村子,和百姓一起治水,一起勞作,不少人已經(jīng)取得了百姓的信任。只可惜還遠遠不夠,我們需要更多的人,能夠進入農(nóng)村,進入到百姓身邊,跟他們講道理,解釋國策,說服他們配合朝廷的大政?!?
朱元璋頷首,“先生說得都對,可現(xiàn)在讓咱上哪找這么多人?應(yīng)天國子監(jiān)的那幫書生嗎?他們倒是有些熱血沖勁兒,他們懂怎么和老百姓打交道嗎?濟民學(xué)堂?現(xiàn)在的學(xué)生怕是還沒畢業(yè)吧?再有就是各地的儒生,他們就更干不了這活了!”
朱元璋語氣和連珠炮似的,心中的郁積的怒火,已經(jīng)相當(dāng)驚人。
他想破局,想順順利利,把事情解決了,可解決問題的鑰匙在哪里?
“主公,其實眼下還有一群人,他們具備一定的素養(yǎng),了解朝廷的政策,愿意聽從主公的命令,普遍忠心可靠。事到如今,只有把他們放出去,擔(dān)任村長,社長。按照朝廷的意思,貫徹國策,同時又能和百姓打成一片!”
朱元璋驟然一驚,真有這么一群人嗎?
還真有,只不過這群人都在軍中。
正是自從淮西隨著老朱起家的驕兵悍將們!
讓他們?nèi)ムl(xiāng)村,行得通嗎?
朱元璋微微沉吟,突然低聲道:“先生覺得,要派多少人下去?”
張希孟道:“主公,現(xiàn)在中原凋敝,人口或許只有百萬出頭,但是一個村社也就幾十人,過百人的都不多。最少要派遣一萬人。而山東方面,此前民間全是毛貴的部下,也要換成我們的人,再有那么多俘虜,還有治水的事情……為了安撫地方,只怕要派遣三萬人下去?!?
“三萬!”
老朱頓時面色凝重起來,中原大戰(zhàn),一共投入了三十萬人,等于將十分之一的人遣散,而且還不是回鄉(xiāng),是去中原,是幫著其他人,恢復(fù)民生。
這些將士會愿意嗎?
即便他們愿意,那些坐擁兵權(quán)的大將,甘心把自己的嫡系放走嗎?
“先生,你這是給咱出了個大難題??!”老朱揉著太陽穴道。
張希孟也無可奈何,“主公,臣一直希望軍中將士能夠體恤國家苦心,不光在戰(zhàn)場上是豪杰,更是治理天下,移風(fēng)易俗的助力。只是事到如今,臣也不知道大家伙怎么想,畢竟提刀上戰(zhàn)場,那是殺戮敵人。可選擇一批人下去,是把刀砍向了自己,從身上割肉,換成誰,都會疼的?!?
朱元璋又是一陣沉吟,諸般事情,就卡在了這里,將士們有一定文化程度,又能和地方打交道……說句不客氣的,那些刺頭兒想要鬧事,也要掂量一下才行。
他們是最合適的人選,可即便如此,說服他們,讓將士們欣然接受,并且實心用事,去做這事,難度還是堪比登天。
思忖了再三,朱元璋低聲道:“傳旨吧,告訴諸將,今天晚上,咱宴請大家伙?!?
張希孟點頭,正準備去通知,老朱又道:“準備幾艘船,去黃河撈些肥美的鯉魚,請開封最好的廚師,給咱用心做?!?
張希孟稍微停頓,復(fù)又用力頷首,“臣曉得了?!?
樂文
_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