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張相,張士誠要享受,要養(yǎng)兵,早些時候,他還向大都供應(yīng)糧食,這些都落在了蘇州百姓頭上。為了滿足私欲,張士誠縱容大戶,兼并土地,改種桑棉,以求賺取更多。
施伯仁擲地有聲,向張希孟介紹情況。
絲綢棉布確實比糧食更賺錢,只不過老百姓會因此更加獲益嗎?
貌似未必。
首先大戶為了多種桑樹,多產(chǎn)絲綢,他們是大肆兼并土地,把百姓變成佃農(nóng),替他們種桑養(yǎng)蠶,大頭收入都落到了大戶手里,老百姓拿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。
這還不打緊兒,由于種了桑樹,就要購買口糧,偏偏口糧也掌握在大戶手里...土地加上口糧,一頭牛,被剝了兩層皮!
下場可想而知。
那些沒有被搶走土地,依舊種田的百姓,可以高枕無憂了嗎?
想什么呢!
土地兼并了,但是賦稅逃不掉啊!
不但逃不了,還加倍落在了普通百姓頭上
年辛苦下來,扣除稅賦,仔細一算,連口
糧都不夠。
三百六十天,有三百天要喝稀的,或者干脆就餓肚子。
有些更慘的百姓,實在過不下去,干脆就把田賣給大戶,從自耕農(nóng)變成佃農(nóng)。
“張相,治理白茆河,前后動用民夫兩萬,累死的人不下三百。治理之后,多出了五十多萬畝良田,悉數(shù)被大戶圈占,還有臨近的田畝,也都被用盡手段搶走。治理洪水,修建堤壩,百姓不但沒有得到任何好處,相反,還家破人亡,這就是張士誠的治水之功!’
施伯仁說到這里,已經(jīng)是切齒咬牙。
功勞?
放屁!
誰還昧著良心說張士誠有功,那他就是腦子壞掉了!
等再次聚集在一起,施伯仁將這番道理和所有人說了一遍,錢用勤明顯一怔,確實是沒有料到」。
“歷代治水,不都是如此,弊在當(dāng)代,功在千秋。要不是有些可取之處,百姓也不會贊同治水!”
施伯仁哈哈大笑,“若是這么講,隋煬帝也是千古圣君了!”
錢用勤繃著臉道“我不是這個意思,何必欲加之罪!”
施伯仁凜然不懼,厲聲道“百姓贊同治水,但不贊同這種只為了富戶方便的治水!治水前后百姓妻離子散,走死逃亡...他們哪里還有機會說話?還不都是得了好處的大戶,搖唇鼓舌,替張士誠粉飾。這樣下去,怕是過不了多久,張士誠就成了愛民如子的典范。反而我大明成了賊寇了!”
錢用勤臉色一變再變,其余大戶也是渾身不舒服,仿佛千百只蟲子,在身上亂爬似的。他們將目光一起放在張希孟的身上,哀求張相能替他們說句公道話。
而此時的張希孟,終于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。
“諸位,正本清源,說明白是非對錯,這是最為緊要的事情。我們攻城略地,打下了不少地盤,其中有元廷興建的馬場,我大明兵馬,得以籌建騎兵,在歷次戰(zhàn)斗中,立功不小...眾所周知,宋朝一直苦于無馬,飽受欺凌。如今有了馬匹,能不能算是元廷功勞?”
“只怕是不能吧!他們?nèi)φ纪恋兀ⅠR場,搶奪百姓田畝,牧馬中原,殺戮無算。他們的作為,可不是為了給中原大地留下幾十萬匹戰(zhàn)馬。同樣的道理,張士誠修建白茆河大堤,也不是為了造福蘇州百姓,說得更干脆一點,他只是為了更方便從百姓身上割肉罷了?!?
“這就是我的結(jié)論....不妨把這一段話抄錄下來,送給張士誠,讓他也好好看看!”
接到了這番話之后,張士誠暴跳如雷,隨后又老淚橫流..最后的這點臉面,也讓張希孟給扯下來了。
你怎么不早點殺了我啊?
張士誠仿佛受傷的惡狼,垂死哀嚎!
樂文
_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