賈琮以天子劍斜指刺天,展鵬、沈浪兩個中氣十足的“捧哏少年”聲震四野。
韓濤、姚元、沈炎、周青、魏晨等錦衣大將率三千錦衣跟隨其后,威勢沖天。
聲勢又沖出上元碼頭,波及到碼頭外至官道上無數(shù)游人百姓。
無數(shù)人如同參演戲曲般紛紛伏地跪拜,雖然從熱鬧之心居多,但自圣祖南巡后,江南數(shù)十年不見此等盛況矣,故而一張張面上難掩興奮。
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
數(shù)萬人山呼萬歲之情境,便是大乾開國以來,也不見幾出。
樓船三樓船窗前,幾雙眼眸遙遙看著船下那道觸手可及的消瘦身影,看著跪伏在他馬下那成千上萬的雄兵,看著更遠處一眼望不到邊的人海……
如果說胭脂水粉金玉頭面是世間女子最好的裝飾,那蓋世的權(quán)勢,便是男子最佳的點綴。
尤其是因家庭出身緣故,素有爭榮夸耀向上好強之心的寶釵,看到眼前這一幕,心中激蕩難平,美目中泛起奪神光彩。
“本座奉吾皇命,持天子劍南下,復(fù)建錦衣,以誅奸佞、除邪祟、蕩不臣,永固皇威?!?
“蒙天子隆恩,得以錦衣復(fù)興,自今日起,錦衣親軍更名為錦衣衛(wèi)!”
“吾輩錦衣當(dāng)謹記天子親軍之身,敢犯我大乾皇威者……”
朗聲說著,賈琮手中天子劍似欲劃破蒼穹般橫向一揮,又以一劍花復(fù)指向天,怒吼一聲:
“殺之!!”
三千錦衣在韓濤、姚元、魏晨、郭鄖等人率領(lǐng)下,齊齊起身,拔出腰間繡春刀,揮刀向天,怒吼一聲:
“殺!”
“殺!”
“殺?。 ?
長刀如林,殺氣直沖霄漢,令天地為之變色!
這一日,散漫沒有著落,被視為干臟活臭活糞勺一般的錦衣衛(wèi),終于又有了歸處。
韓濤、姚元、沈炎等老一輩錦衣,無不熱淚盈眶!
錦衣衛(wèi)!
上元碼頭周遭,不少人為此等聲勢變了臉色。
有人鄭重,有人擔(dān)憂,有人蔑視,有人忌憚,還有人厭惡……
同樣,也有人暗中冷笑:天子劍輕易怎敢出世?本該只有極為危難之時方可用之。
像現(xiàn)在這般狐假虎威,以天子劍收取軍心民心者,根本就是犯大忌諱。
消息傳入神經(jīng)長安后,必有蘭臺御史彈劾之。
再加上賈琮“鷹視狼顧”,這么點年紀就能使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,又殺伐果決,性子堅韌,已露梟雄之姿……
如今越是威武高調(diào),越會被朝中忌憚。
必不能善終!
能看出這一點的人,并不在少數(shù)……
賈琮卻似毫無所覺,他沉穩(wěn)的騎在戰(zhàn)馬上,依次接見江南六省錦衣千戶。
原本這六省千戶只是暫署,今日亮相方算是正式任命。
金陵千戶由原親兵隊正郭鄖的副手王亞龍為千戶,在賈琮從黑遼帶回的一百五十二名親兵中,王亞龍是為數(shù)不多身子周全沒有殘疾的,雖然面上有一道傷痕,卻并不太駭人。
他孤苦一人在世,沉默寡,性格內(nèi)向,比郭鄖還要話少,所以不大適合做主將領(lǐng)兵。
因為當(dāng)初在雅克薩城下受傷,腸子都流了出來,是賈琮親自帶人將他抬出,鼓勵他堅持住,并在傷病營中救治好了他,因此王亞龍自康復(fù)后就只認賈琮一人,幾為死士。
江南重地,賈琮不放心交給其他人,就將重任托付給王亞龍。
之江省千戶則仍由周青領(lǐng)命,雖然周青與魏晨一樣,都想追隨賈琮左右,但賈琮麾下暫時沒有人才能取代周青。
兩湖千戶張赫、白齊,還有兩廣千戶沈炎、李謙。
其中白齊和李謙沒有見過賈琮,今次得見,再加上這兩日耳聞之事,方知名不虛傳。
六大千戶齊齊單膝跪于馬前,宣誓效忠。
三千錦衣云動:
“愿為大人效死!!”
賈琮目光掃過六人,在王亞龍沉默堅毅和周青狂熱的面上頓了頓,然后調(diào)轉(zhuǎn)馬身,面對已經(jīng)??客桩?dāng)并將船板搭上碼頭的樓船。
護衛(wèi)樓船的一百余親兵此刻皆目光崇敬的看著賈琮下馬登船,昨傍晚上船接應(yīng)他們的親兵,早已將賈琮這二月來所行之事相告。
百余親兵為這等奇跡感到振奮的同時,也為他們的缺失感到遺憾。
但無論如何,對于奇跡的締造者,他們都由衷的感到欽佩。
“恭迎伯爺!!”
賈琮步步向前,目光掃過眾人,道了聲:“大家辛苦了?!?
百余親兵聲音愈大:“誓死效忠伯爺!”
賈琮點點頭叫起后,又一步步向前……
三樓窗邊的那一雙雙眼睛看到他漸漸靠近,都激動的幾乎不知該如何自處。
要不是小紅和春燕、香菱死死拉住,小角兒差點要跳腳歡呼。
船上人激動,可碼頭內(nèi)外的人卻納罕。
這到底是怎么回事,怎么感覺虎頭蛇尾?
而且該亮相的也都亮相了,該說的話也都說完了,是不是該收兵撤退了?
上元碼頭作為金陵城長江岸邊三大碼頭之一,十分忙碌的。
占據(jù)這么久,還堵塞水道,不知多少商賈正急的跳腳罵娘。
也有些性子急的,以為等不了熱鬧了就離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