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哲最先開口,他笑道:“清臣啊,你之前分析之,極有道理,看的也透徹,明香教當(dāng)年是靠大肆吸收信眾,命信眾供奉家財,從而斂去大量金銀以為根基。這些年雖偶爾也聽聞有這等慘事發(fā)生,但多是孤立之事,剛露出些苗頭便銷聲匿跡了。僅憑這等手段,明香教是無法立足的。勢力之同樣如此,這般看來,倒是我們幾家嫌疑最大。為何你又會撇清我等?清臣,你可不要因私廢公,見我等與松禪公有些舊交,就放我等一馬哦。”
此讓眾人都笑了起來,賈琮亦是微微一笑,道:“叔和先生雅量。之所以這般認(rèn)定,是因為若是幾位前輩所為,必是為了阻攔新法,以求自保。但前輩等人卻絕不會希望見到江南生亂,還是大亂。諸位前輩皆為品德高潔大儒,名揚(yáng)海內(nèi),怎會為一己之私,亂了社稷根基?況且,一個動亂的江南,對前輩們也絕無好處。所以晚輩以為,絕非前輩等人所為。”
褚東明奇道:“清臣,你先說我們這幾家最有嫌疑,然后又說絕不是我們,那到底是何人?”
賈琮笑而不語,褚東明還想追問,卻聽宋巖道:“好了,小輩的事,就交給小輩們?nèi)ソ鉀Q罷。”
聽聞此,褚東明等人面面相覷,似有所悟。
方哲看了眼宋巖,又看向賈琮,道:“清臣,我等如今皆不拿小輩視汝,有些事,也想跟你尋個主意。”
賈琮忙道:“不敢。”
方哲嘆息一聲,看向宋巖道:“松禪公,大勢難擋啊。自秦家、白家、安家始,漏洞頻現(xiàn),江南本地望族抵擋新法的防線,被撕裂了好大的三條口子,雖還未倒塌,但大勢已經(jīng)遠(yuǎn)去……其實,就算沒有此事,亦是早晚之事??傻降资前倌昙覙I(yè),吾等宗族立世之本。連清臣都明白,若無財力,明香教難成大事,更何況吾等?可如今,吾等老朽當(dāng)真計窮矣。”
從秦家、白家、安家三家開始清算,可以將大半個江南,甚至大半個官場都牽連進(jìn)來。
高舉清查謀逆的大旗,朝廷只要下狠手,基本上想拿下哪個就拿下哪個。
這一點(diǎn),但凡明白點(diǎn)的人,都看得出來。
不用別人,只要差遣錦衣衛(wèi)行事,沒哪家能擋得住。
方哲深知此道,故而向賈琮求助。
倒也不算是向賈琮求助,而是向賈琮背后的天家勢力,求條生路……
事情,總不能做絕了。
就算崇康帝,本意也不是將這些地方豪族斬盡殺絕,那不可能。
宋巖聞后微微頷首,沉聲道:“自舊黨于中樞內(nèi)閣全面潰敗以來,實際上大勢就已經(jīng)定了。叔和能有此想,算是遠(yuǎn)見。”
方哲聞,苦笑著連連搖頭。
論本性修養(yǎng),他本大儒,焉會愿意墜入名利財勢的算計中以自污?
只是……
若沒有方家那萬頃良田,成敗上千的仆婢,他也不可能取得今日的讀書成就。
真當(dāng)諸葛孔明躬耕南陽,他就是在種地?
不出茅廬而知天下大勢,與天下名士書信往來,那都是要花費(fèi)巨量銀財?shù)摹?
不然就是想讀書都沒有書讀,在古代,書本是奢侈品。
財侶法地,財居首位。
可見其重要性。
所以,為了方家百年世家的傳承,方哲不得不放下清高,四處奔波尋計。
宋巖見方哲如此,便問賈琮,道:“琮兒,果真沒有什么后路么?”
賈琮沉吟了稍許,道:“先生垂詢,弟子不敢隱瞞。在金陵處理賈家內(nèi)務(wù)時,賈家亦有人詢問出路。弟子之,可以江南之地,換取黑遼之地。黑遼雖然苦寒,但土地肥沃異常。國朝鼎力之時所冊封的八大國公,皆在黑遼有田莊,收獲不淺。當(dāng)然,論收成遠(yuǎn)不如江南,但總是一條出路。不過,此議被賈族眾人毫不猶豫的否決了。除此之外,弟子別無旁策。”
黑遼三省在這個時代,連三成土地都未開發(fā)出來,還是名副其實的北大荒。
作為世界三大黑土平原,東北黑土區(qū)的潛力無窮。
后世,僅黑遼三省產(chǎn)出的糧食,就足夠養(yǎng)活幾億人口,而大乾總共也不過一億人口出頭。
當(dāng)然,以現(xiàn)階段的生產(chǎn)力和生活工具,遠(yuǎn)不能和后世相比。
但無論如何,黑遼之地若是開發(fā)出來,都能極大的緩解大乾內(nèi)陸日益激烈的土地兼并問題。
可是,賈琮知道那是一塊寶地,然而對當(dāng)下世人而,黑遼之地是真正的苦寒蠻荒之地。
對其印象,唯有茹毛飲血的蠻族人,和占據(jù)一年半數(shù)時間的冰天雪地。
他們又怎會甘心去那里?
縱然以方叔和的智慧和心性,聽聞此謀,都緊緊皺起眉頭,眼中忍不住的抗拒。
宋巖與賈琮師徒二人對視一眼后,無奈一嘆。
事不可為……
……
_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