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青山身量高大魁梧,方正臉上滿是正氣,他居高看著賈琮,沉聲道:“都道賈清臣為天下第一才子,今日一見,果然名不虛傳。只三二語,就將一眾科甲出身的狀元、榜眼、探花,說的啞口無,不愧為松禪公之子弟!只是,老夫以為,這二句詩你雖作的好,卻不配吟。你以為何?”
賈琮想了想后,在眾人矚目下,點點頭,又搖搖頭,道:“趙大人,賈琮如今的確做不到這二句,但并非無膽,也不是沒有忠心。是賈琮認(rèn)為,以自己目前的學(xué)識和認(rèn)知,還無法判斷如何做才是真的有利于國家。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。賈琮如今唯一能做的,就是遵從家訓(xùn),恪守忠于君王之本分。
當(dāng)今天子愛民之心,古之少有。若此非明君,青史之上,又有何人配稱明君?而既然是明君,所傳旨意必為圣明之法。
琮實在找不到理由,不去忠于王事。賈琮知道,天下多有人以為琮為佞幸之臣,一味媚悅逢迎君王,但賈琮相信吾之判斷,經(jīng)得起青史春秋之考驗,亦不會辜負(fù)吾師松禪公之教誨。
趙大人,請!”
趙青山聞,這才想起賈琮如今的年紀(jì)……他抽了抽嘴角,再無話可說,一甩袍袖,大步往外行去。
賈琮身后四名錦衣緹騎,連忙跟在身后,押送出宮,打入天牢!
……
“還敢狡辯??!”
文華殿內(nèi),崇康帝龍顏大怒,雙目圓睜,一手拿著一份奏折,一手指著跪在地上為趙青山求情的寧則臣,厲聲道:“這份折子你難道沒看嗎?十?dāng)?shù)萬百姓??!河套之地百萬民眾流離失所!朕每年連修行宮的銀子都省下,唯獨不敢缺少河工銀子,朕唯恐這等噩事發(fā)生,卻萬萬沒想到,到底還是出了差錯。朕瞎了眼,朕信錯了人吶?。 ?
狠狠將那份報災(zāi)折子摔到寧則臣的臉上,崇康帝氣的險些站不穩(wěn)。
唬的一旁戴權(quán)慌忙攙扶住他,哭腔求道:“萬歲爺,保重龍體??!”
寧則臣面色木然的跪在那,道:“陛下,臣非狡辯。臣知陛下看重河工,因而特意將此事交由最趙青山負(fù)責(zé)。工部左侍郎林廣寧、河道總督柴梁,皆為一等一的干才。此三人一同治河,八年來,任長江、黃河浪濤翻滾,也不曾發(fā)生過大水患。尤其是黃河,八年前,幾乎年年發(fā)水,年年鬧災(zāi)。柴梁赴任后,整整三年未曾下過河堤一步,歷經(jīng)八年,才使得黃河水清……”
“夠了?。 ?
崇康帝眼睛都發(fā)紅了,厲聲道:“朕不想聽這些,朕只知道,河套之地,一次淹死十?dāng)?shù)萬百姓。春寒之地,百余萬百姓流離失所,這一路,哪怕朝廷立刻運糧米賑濟(jì),也少不得痛餓病歿三成,甚至五成?。巹t臣,那是數(shù)十萬百姓吶!!河道沿岸設(shè)有何兵,圣祖、貞元二朝黃河才不過三千河兵,朕在最艱難的時候,都咬牙堅持著將何兵擴(kuò)展過萬。他們就算防不住,難道連警示都做不到嗎?若能提前三五日預(yù)警,何以至此?你還敢狡辯?”
寧則臣聞,心如刀絞,又急又懼又怒,他知道此事理虧,然而卻不得不爭。
他自知早已是必死之局,除了妻女要安置妥當(dāng)外,最放不下的,就是他一手建立起的新黨。
寧則臣知道,趙青山、林清河等人在他出事后,怕很難再做下去。
所以,他已經(jīng)暗中選好了日后能承繼新黨的良才。
這二人正是極少沾染朝堂斗爭的工部左侍郎林廣寧和河道總督柴梁。
二人無論是心性還是能力,都是寧則臣平生僅見的出眾。
既踏實沉穩(wěn),清正廉潔,又不缺雷厲風(fēng)行之果決,能力極強(qiáng)。
最難得的是,二人八年治河,功勛卓著!
有此資歷,足以執(zhí)掌新黨。
有他二人繼承新黨,新法必然不會隨著人死而政熄。
只要新法長存于世,他寧則臣便是以另一種生命,存活于世。
而若此二人出事,寧則臣當(dāng)真想不出,如今新黨內(nèi),還有何人能挑起重?fù)?dān)!
“陛下,注重防范魯、豫、皖、蘇等地,不必過分思量隴右、甘蒙之地,原是臣吩咐他們?nèi)プ龅?。有千般罪過,臣愿一身當(dāng)之。只求陛下……”
寧則臣心焦之余,難免亂了分寸,竟想到要以身抵罪。
卻忘了,這有與君王討價還價,甚至脅迫君王之嫌。
果不其然,崇康帝沒等他說完,就用極陌生漠然的目光看了他一眼后,轉(zhuǎn)身大步離去。
寧則臣這才醒悟過來,他剛才做了什么蠢事,滿面痛苦之下,心中更苦。
陛下,相煎何太急啊……
此帝為明君圣君,然最大的缺點,就是太過性急,也太過……寡恩。
……
養(yǎng)心殿內(nèi)。
崇康帝看著賈琮,面色較之前在文華殿時好看了許多。
當(dāng)然,這好看也只是指面上陰云淡了些,旁人看去,依舊面色陰沉,目光鋒利。
賈琮回復(fù)完皇命,崇康帝哼了聲,沒有就收監(jiān)趙青山之事多說什么,他審視著賈琮,道:“知道忠于王事便是好的,你年紀(jì)還小,能有這份自知之明,也不枉朕信重于你,往后好生做事?!憋@然,賈琮于內(nèi)閣門前同翰林院諸人所說之,崇康帝已悉數(shù)得知。
不過他褒贊兩句后,話音忽地一轉(zhuǎn),問道:“當(dāng)日你上奏,在龍首原遇伏時,曾有義士事先警醒,才讓你一行人沒進(jìn)入絕地。你可知,是何人示警與汝?”
賈琮聞?chuàng)u搖頭,道:“臣事后也探查了幾回,始終沒有線索。臣原以為……是陛下派在臣身邊保護(hù)之人?!?
崇康帝聞,抽了抽嘴角,目光隱隱有些古怪,頓了頓后,方道:“你下去吧?!?
賈琮躬身一應(yīng),道:“臣遵旨?!?
看著賈琮邁著方步離去,崇康帝也是無語,能將帝王爪牙之官做出幾分清流之氣來,古往今來怕也只此一人了,實在讓人哭笑不得。
……
_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