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僅只如此?”
物部足利有些不可置信。
這件事無論成與不成,物部氏都將坐實“倭奸”之事實,招惹無數(shù)罵名,成為所有倭人當中有識之士的唾棄。
若沒有一個巨大收益,誰會去做這種事?
為了家族嗎?
鬼都不信……
物部磨鄭重點頭:“就是如此!”
見父親仍舊一副不信的模樣,遂解釋道:“大唐號稱禮儀之邦,對天下各族團結友愛、一視同仁,實則大唐之排外極為嚴重,似吾等外族想要真正融入大唐,千難萬難,除非有著讓所有唐人皆認可之功勛。”物部足利有些明白了:“你想要進入貞觀書院讀書,然后成為一個真正的唐人?”
“沒錯!”
物部磨雙眼發(fā)亮,白皙的臉上泛起紅暈,看上去精神亢奮:“父親您也去過大唐、去過長安,當知長安之雄偉、大唐之繁華!在那里,販夫走卒也會循規(guī)蹈矩,壟頭老農(nóng)也能以力為食,田間稚童也能之乎者也!無論在天下各地,只需亮明唐人之身份,便可橫行無忌、被封為座上賓!大唐是天下最強大的國家,唐人是天下最高貴的民族,若我能入大唐以平生所學為官,若我物部氏子孫世世代代皆為唐人,這將是無與倫比之榮耀,子孫后代將會為此感恩,感謝我們?yōu)樗麄兿疵摿速寥诉@個卑賤而骯臟的名字!”
說到后來,他甚至開始手舞足蹈。
物部足利悶聲不語,他有些不理解,即便大唐再好那也是大唐啊,何必為了成為一個唐人而背棄自己的祖宗?
這與蘇我氏當年逢迎崇揚佛門、將倭國傳統(tǒng)之神祗棄之不顧有何區(qū)別?
“可我們終究是倭人啊……”
“那又如何?”
物部磨道:“三代、十代之后,誰還記得我們是倭人?我們與唐人相貌儀征一般無二,根本就是古早之時華夏先人泛舟渡海前來倭島之后裔,如今追根溯源、認祖歸宗,有何不對?”
“?。俊?
物部足利有些發(fā)懵,這不僅是要成為唐人,更甚至連自己祖宗都不要了,認華夏為祖?
不過話說回來,倭人雖然避居海外、自認有自己之傳承,可無論體征亦或文字,的的確確都與唐人一脈相傳。
或許當真是華夏后裔也說不定……
更何況在倭國之上層社會,有著無數(shù)南北朝至今為了躲避戰(zhàn)亂而來的漢人及其后裔,這些人雖然生活在倭國、得倭國之庇佑供養(yǎng),卻始終自認為高高在上,是比倭人更為優(yōu)秀之族群。
如果打起“認祖歸宗”之旗號,想必定能得到這部分人的支持……
若當真扳倒倭王,由物部氏取而代之實際上統(tǒng)治倭國,倒也不是全無可能。
到那時,是成為唐人也好、做一個唐人的傀儡也罷,好像都可以。
作為物部氏的首領,物部足利自然有著與之相符的魄力,簡單權衡利弊之后,便狠狠點頭:“我這就聯(lián)絡一些高層人物,商討刺殺倭王之事,你則趕緊聯(lián)系大唐,表明我們的述求,看看他們索要何等條件,如果不是太過分,那就答應他們!”
物部磨興奮異常:“父親放心,他們馬上就會前來伊予島,到時我與他們詳談!”
至于唐人索要之條件,倒也不難猜,無非是礦山、港口而已,反正這些東西名義上都是倭王的,若得不到唐人之支持,那些東西也與物部氏無關,所以即便全盤答應唐人,也是“慷他人之慨”而已,物部氏并不會失去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