靠著從俄國人的手中奪取,奉軍的工業(yè)能力進步速度絕對十分驚人,就連一貫溫文爾雅的范旭東也變成了十足的好戰(zhàn)分子,其實何止是他,整個東三省的工業(yè)界都被驚動了。
原來的大沽造船所遷到了葫蘆島之后,正式更名為東三省造船廠,負責人吳毓麟已經(jīng)開始著手生產(chǎn)船只了,可是機器匱乏一直是他最大的困擾,這次打下了海蘭泡之后,他急匆匆的就趕了過來。
海蘭泡屬于黑龍江干支流交匯的地方,河面和寬大,俄國人試圖在這里建設一個修船所,機器已經(jīng)安裝了一小半,剩下的都堆在了河道旁邊的倉庫之中,吳毓麟一下子就看中了,急忙請示張廷蘭,準備全都搬走。
“吳廠長,搬回去一點問題沒有,不過我要你立下一個軍令狀。”
“總司令,您有吩咐就說吧,我們一定努力完成任務。”
“很好!”張廷蘭笑著點點頭,然后說道:“海蘭泡的情況你也熟悉,雖然我們控制了這里,俄國人一定會反撲,特別是江水解凍之后,這里就能通行船只了,我們急需一批淺水炮艦和內(nèi)河運輸船,你看看能不能生產(chǎn)出來?”
吳毓麟一聽張廷蘭的話,他也低頭尋思了一下,按說原本大沽廠的實力接下這個人物,一點問題都沒有,這是現(xiàn)在機器缺乏,工人也有些手生,想要快速恢復,有點困難。尤其是張廷蘭要的還很急,必須在黑龍江解凍的時候就送過來,吳毓麟也不得不仔細權衡一下能力。
“總司令,要造這兩樣的船只,少說要十幾艘。而且速度還要很快,光靠著現(xiàn)有的能力肯定不行。我有一個提議,咱們可以向江南造船廠下訂單,讓他們協(xié)助生產(chǎn),最好再從江南廠挖一點人才過來,這樣咱們的生產(chǎn)就能更快?!?
吳毓麟的提議讓張廷蘭眼前一亮,這的確是一個辦法,在張廷蘭的印象之中,江南造船廠在1918年替美國生產(chǎn)過四艘萬噸巨輪,雖然動力、材料、設計等等方面都來自美國。中國工人不過是打造了一個船體而已。但是這也很能說明問題,江南廠還是有點實力的,如果能把江南廠的造船能力整合過來,對于奉軍來說,也是一個助力。
“吳廠長。既然如此你就向江南廠下單子吧,最好搞一個聯(lián)合生產(chǎn)。把他們的專業(yè)人才請到奉天。和咱們一起合作設計?!?
張廷蘭又把提議細化了一步,吳毓麟在一旁聽著暗笑:“總司令,把這些人弄到奉天之后,您是不是就不準備還給江南廠了?”
“人才如水,來去自由,一切都要看人家愿不愿意。而且有了梧桐樹,才能引得鳳凰來,一切都要看吳廠長的手段了!”
“總司令放心吧,我一定想辦法把這些人才請過來。然后再留下來!”
說到這里,吳毓麟想了想又說道:“總司令,這些年以來,江南廠和大沽廠都差不多,慘淡經(jīng)營,吃的都是清朝的老本,生產(chǎn)一些民用船只,小型軍艦還可以,大船肯定搞不定,特別是動力系統(tǒng),咱們根本就沒有配套的大型工廠,生產(chǎn)不了蒸汽輪機,也生產(chǎn)不了大口徑的火炮,沒有這些東西,咱們就沒法造大軍艦,而且這些東西列強也不會輕易賣給咱們?!?
張廷蘭也深知建造大型軍艦的困難,這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張廷蘭閉目想了想,然后說道:“吳廠長,這些困難也不是沒有辦法克服,咱們已經(jīng)開始仿制大口徑的火炮,海軍炮也會加緊研制,至于其他的,也不是沒有機會,就拿遠東來說,海參崴就擁有不錯的造船能力,如果能夠把海參崴的造船廠拿到手,咱們的造船廠絕對能成為全國第一?!?
其實俄國人最初大力投資的旅順港,大建造船廠,希望把旅順作為俄國最好的不凍港,遠東的堡壘,可是很不幸,旅順落到了日本人的手里,俄國人的投入全都打了水漂。
在這之后,俄國人不得不把投資重點放在了海參崴上面,擴建造船廠,維持遠東艦隊的力量,目前遠東造船廠雖然經(jīng)費困難,但是基礎還在,設備還是非常不錯的,全都是從英法進口的,比起日本人要強不少,畢竟人家都是白人,互相之間極為照顧。
張廷蘭在決定出兵遠東的時候,就把目光盯在了這個工廠上,早就希望能夠搞到手。吳毓麟聽到了張廷蘭的想法之后,更是把眼睛瞪圓了,激動的說道:“總司令,無論如何,您可一定要想辦法把這個工廠弄到手啊,咱們的造船業(yè)就指著這個工廠了?!?
張廷蘭點了點頭:“我一定想辦法,用最快的速度拿到手,另外至于動力的問題眼前還有一個機會!”
吳毓麟已經(jīng)被張廷蘭的手筆打動了,急忙側(cè)耳傾聽,看看這位總司令又有什么高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