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京羽田機場內(nèi),趙振國很自覺地走在了隊伍的最后面。
前方,穿著筆挺西裝、皮鞋锃亮得能當(dāng)鏡子的日方接待人員,臉上掛著訓(xùn)練有素、無可挑剔的微笑,微微鞠躬,動作流暢得如同機器。
身后巨大的落地窗外,東京的天際線在初春薄暮里勾勒出輪廓,高樓林立,霓虹初上。
團員臉上帶著長途飛行的疲憊和一種難以掩飾的局促與好奇,眼神像探照燈一樣掃視著這個光鮮亮麗、運行高效得令人心悸的異國世界。
可沒人議論,生怕露了怯,被日方代表看不起。
可是大家的眼神,好像都會說話。
“我的老天爺,這樓……怕不是有二十層?”
“你看人家那小汽車,跑得多快!跟個小耗子似的!”
“嘖嘖,這地上干凈的,都能照見人影兒了……”
大家的心聲,混雜著機場廣播里甜膩卻冰冷的日語女聲,像潮水一樣涌來,沖擊著趙振國的心防。
他需要做點什么,他必須要做點什么!不能白來這么一趟!
“趙振國同志!”劉明德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,“發(fā)什么愣呢?快跟上!注意代表團的形象!”
趙振國抬起頭,臉上瞬間切換出符合這個年代年輕人應(yīng)有的、帶著點謙卑和茫然的神情?!笆?,團長!”他應(yīng)了一聲,加快腳步跟上隊伍,匯入那片深藍色的洪流。
考察團的行程安排得如同精密的鐘表齒輪,參觀的第一站,正是新日本製鉄位于東京灣附近的君津制鐵所。
門口赫然印著“新日本製鉄株式會社”(nipponsteel)的巨幅標(biāo)識,鋼鐵巨獸的威壓感撲面而來。
巨大的廠區(qū)如同匍匐在大地上的鋼鐵叢林,高聳入云的煙囪噴吐著灰白色的煙霧,與鉛灰色的天空融為一體。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獨特的、混合了焦炭、鐵礦石粉塵、高溫金屬和淡淡硫磺味的濃烈氣息,這是重工業(yè)最原始而磅礴的呼吸。
考察團乘坐的巴士在廠區(qū)內(nèi)穿行,如同駛?cè)脘撹F巨獸的腹腔。映入眼簾的是連綿不絕的龐大廠房,粗壯的管道如同巨蟒般纏繞盤踞,巨大的天車在頭頂軌道上無聲滑行,吊運著數(shù)十噸甚至上百噸的鋼坯。
遠處,巨大的高爐如同沉默的火山,爐體呈現(xiàn)出被高溫灼燒后的暗紅色,即使隔著遙遠的距離,也能感受到那股灼人的熱浪撲面而來。
“各位請看,”日方導(dǎo)覽員的聲音通過車內(nèi)喇叭傳來,帶著一絲自豪,“這是我們的第三煉鋼車間,采用了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氧氣頂吹轉(zhuǎn)爐(ld轉(zhuǎn)爐)技術(shù)。單爐容量300噸,從鐵水到合格鋼水,冶煉周期僅需40分鐘?!?
巴士停在一個巨大的觀景平臺前。隔著厚厚的防爆玻璃,眼前的景象讓考察團成員們瞬間屏住了呼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