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萼興興頭頭當(dāng)找著了家人,哪知道一出門接她的還是陳娘子,既是收了錢的,也替她奔走一回,可姚秀才家都不在本地,要找到他的親戚,怎么能找得著。
縣里頭也不肯認,教諭得是舉人去,派了秀才可不是因著收了姚秀才的錢,手上無人可派,說是暫代,也一樣發(fā)銀米,那姚秀才還死在蘭溪,他原來就是個不會交際的,腦袋就靈光那一回,跟著連份禮也沒送來,衙門里的人跟他連香火情都算不上了,哪里還會管他女兒。
陳娘子這下可算把綠萼砸在手里了,賣她是不能夠的,她是秀才女兒,找又找不到親人,還能怎么辦,只好先養(yǎng)活起來,陳娘子看看自家兒子,吊兒郎當(dāng),就當(dāng)養(yǎng)個童養(yǎng)媳婦,總還有一手針線能換錢。
綠萼牢牢記著石桂跟她說的話,必得有用了,別個才能留下她來,她好似驚弓之鳥,往后又能再到哪里去,宋家回不去,陳娘子再不要她,她要怎么活?
越發(fā)小心侍候著,陳娘子先時看她氣不順,可她到底帶回來十兩銀子,也沒去扣摳她的東西,綠萼在宋家攢了些錢,藏得密密實實的,認了陳娘子當(dāng)干娘,跟著她平平安安長到十二歲。
綠萼生得好,瓜子臉大眼睛,瞪了眼兒看人的時候,很有一份楚楚可憐的意味,陳大郎后來也還是一樣跟那些個買進來的丫頭有些首尾,綠萼只當(dāng)看不見,一門心思跟著陳娘子,還跟她說也要學(xué)她的本事,當(dāng)個牙婆。
于她這就處是有了營生了,陳娘子越是想越是覺得好,兒子那點工錢指望不上,若是她能接了這牙婆的營生過去,再生下個孫子來,兒子也算有人照應(yīng)。
陳大郎就是這時候打了人鬧出官司來,他跑回來收拾了東西帶著他娘要逃,陳娘子這才沒丟下綠萼,兩個躲在城外,由著綠萼把家里能賣的都賣了,屋子也給抵了,拿著錢出來找她們,三人一道上了路。
行行停停,到了新地頭,度著沒人會追來了,典下一間小院來,陳娘子挎了籃子,還去沿家沿戶的賣花賣珠子,慢慢又把牙婆的行當(dāng)干了起來。
綠萼長到十五歲了,陳娘子想著兒子總算收了心,過了幾年安生的日子,預(yù)備給他們辦喜事,再做一筆買賣,拿了賞錢好買幾匹好綢緞,綠萼跟了這些年,比兒子還知道孝順?biāo)?,?dāng)她是女兒看待的,得把親事辦的體面些。
這才會買到了秋娘,模樣不錯,生過兒子,價錢還便宜,立時給了銀子,哪里知道竟買回一個同鄉(xiāng)來。
綠萼聽她細說跟陳娘子的過往,一聽便知道是石桂的娘,她還記著石桂待她很好,沒成想命也這么苦,改不脫那掉淚的脾氣,哭上一回,求陳娘子放了秋娘,讓她去找她兒子。
陳娘子知道她是被騙賣的,這筆錢賺不成,帶了秋娘去報官,那只船早就走了,哪里還等到衙役過去,秋娘趴在河邊哀哭,綠萼便道:“嬸嬸要不然,寫信給石桂罷,她總還在宋家的?!?
為著買秋娘已經(jīng)花了十五兩銀子,既不出手了,這手就算是打了水漂,秋娘又想著要找兒子,又想著要尋丈夫,急的生了病,若是沒有綠萼給她請醫(yī)抓藥,她根本熬不下來。
陳娘子倒是想著石桂原來也是殷勤的,拿了月錢還知道來看她,還給她做了鞋,可這點情面到底比不上十五兩銀子,綠萼卻道石桂在太太屋里當(dāng)差,莫說十五兩,就是五十兩這些年也攢了下來,只要送了信去,必能還回來的。
陳娘子也信石桂是個能干的,才幾個月的功夫就能混到太太院里去,升得這樣快,這銀子可不流水似的,秋娘病好了也做起針線來,陳婆子卻動了腦筋來,帶著秋娘去那戶人家告罪,把情由一說,說這回差事沒辦成,只怕也接不下這個活計來了,預(yù)備把人送回去,全了這一番孝心。
這家子因著沒兒子,見天的點燈捐香油,就盼著積德行善能讓菩薩賜個兒子來,聽見這事兒拿了銀子給陳娘子,解了苦厄,又給自己添一樁功德。
秋娘先是病了,好容易養(yǎng)好了病,又要還陳娘子的人情,還得尋訪兒子,又要籌措路費,陳娘子一家也不能白養(yǎng)活她,綠萼身邊也沒余錢,兩個人支了個餛飩攤子,做起食客生意來,這才攢下錢,托人送一封信出來,這封信繞了幾個彎送到石桂手里,竟隔了這許多時候。
作者有話要說:懷總?cè)ズ认簿屏?
今天大概有二更吧
大吉大利求包養(yǎng)
...
_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