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遵道是韓宋政權(quán)的丞相,位在劉福通之上,這倆人早就有矛盾,遇到了這么個事,很快就掐起來了,大約就是劉福通指責(zé)杜遵道“通朱賣國”,然后杜遵道說劉福通狂妄自大,目無尊上。
很有懂王大戰(zhàn)睡王的態(tài)勢。
汪廣洋面對此情此景,也是無可奈何,且等著他們吵吧!
藍(lán)玉還是每天亂逛,搜集消息情報,他還真漸漸喜歡上了這個活兒。
至于被扣著的吳大頭,此刻早就離開了大牢,有了個單獨(dú)的院落,雖然被關(guān)著,但是每天都有人拜訪,飲酒暢談,時不時還唱一段,日子過得好不快活。
很顯然,他們這邊一時半會兒不會有結(jié)果,而朱元璋那邊,則是在拿下了太平之后,調(diào)動所有兵馬,直撲金陵!
就在誓師出兵之前,朱元璋宣布成立太平興國大元帥府。
和歷史上的太平興國翼元帥府差了一個字,毫無疑問,這也是張希孟的建議,翼元帥府,也就是說可以分成左右,前后,甚至更多,稱為諸翼元帥府,分置元帥將領(lǐng),統(tǒng)御兵馬。
本著尊無二上的原則,張希孟直接建議成立大元帥府,在大元帥府之下設(shè)立統(tǒng)軍司,然后分置指揮使,直屬大元帥,統(tǒng)領(lǐng)諸軍。
張希孟設(shè)置的官制,總是能滿足老朱的心里,因此他欣然接受。
在正式進(jìn)攻金陵之前,朱元璋決定暫時任命十位統(tǒng)軍指揮使,作為諸將表率。
“十個指揮使,十營兵馬,以天干為序列。這甲字營,咱要給揚(yáng)州的湯和!他跟著咱最早,立功也多,當(dāng)年咱才是九夫長,人家一個千戶就對咱唯命是從。這份恩情,咱永遠(yuǎn)記在心里頭?!?
聽到老朱的話,大家伙也都心服口服,湯和的資歷的確擺在這里。
“這乙字營的統(tǒng)軍指揮使,就是徐達(dá)!”
老朱臉上含笑,毫不掩飾賞識之意,“攻滅趙均用的時候,徐達(dá)立了大功,在天長阻截雪雪,又立了大功,和州之戰(zhàn),也是他指揮主力攻城……要讓咱說,徐達(dá)有帥才啊!”
徐達(dá)臉色漲紅,竟有些不好意思了,慌忙躬身,“全靠上位栽培,卑職唯有以死相報!”
老朱含笑,讓他回歸隊列。
到了丙字營,朱元璋看了一圈,最后把目光落在了馮國用身上。
“你當(dāng)初建議渡江攻取集慶,以為根本之地,如今集慶唾手可得,你可愿意為咱拿下?”
馮國用激動莫名,他并不算是最早歸附老朱的,居然得到了如此重用,派兵到了第三位,哪里能不感激涕零!
“多謝上位恩典,末將萬死不辭!”
老朱大喜,旋即又到了丁字營,這一營落到了費(fèi)聚身上,他是從臨淮就開始投靠老朱的,也屬于老資格,原來更是后軍營指揮使,如今只能算是平調(diào)。
隨后老朱又陸續(xù)點(diǎn)了四個營指揮使,分別是戊字營指揮使吳良,己字營指揮使陸仲亨,庚字營指揮使唐勝宗,辛字營指揮使胡大海。
壬字營情況特殊,屬于騎兵編制,指揮使交給了花云,副指揮使吳禎。
癸字營則是水師編制,由于目前為止,水師還沒法太過龐大,只能設(shè)一個指揮使,給了俞廷玉,至于副指揮使則是廖永安。
十營指揮使確定完畢,在場眾人,有人歡喜,有人失落,但不管怎么樣,大局已定,只能等待日后了。
可就在諸將以為完事之后,朱元璋突然笑了,“十營指揮使咱任命完了,但是咱這里還有四個臨時營,就不給正式名號了,等打下金陵之后,再重新安排……這四個臨時的指揮使……常遇春!”
朱元璋一點(diǎn)名,常遇春幾乎是跟一根彈簧似的,從座位上躥了起來,他完全不敢置信,我的機(jī)會來了?
他立刻跪倒,磕頭作響,“多謝上位瞧得起,上位,俺,俺赴湯蹈火,在所不辭!”
朱元璋只是淡淡嗯了一聲,隨即就點(diǎn)其他人了。
“鄧友德、張德勝。”
又有兩個人站出來,鄧友德歸附的很晚,但是在和州之戰(zhàn),立了先登之功。
張德勝起自巢湖水師,但是他引誘納哈出有功,屬于不懼犧牲的猛士,老朱也十分欣賞。
至于最后一個,老朱沉吟再三,終于道:“朱文正,你過來!”
大侄子朱文正一聽,都不知道邁哪條腿了,他好想大哭一場,叔叔,真夠意思!
朱元璋拉著他的手,正色道:“你聽咱說,讓你當(dāng)這個指揮使,不是別的,因為你是朱家人,沖鋒陷陣,往后哪的仗難打,你就要頂上去,要玩命的!你懂嗎?”
“懂!”
朱文正盯著朱元璋的眼神,目光堅定,“請叔父放心,小侄不會辱沒了朱家!”
“好!”
老朱欣然大笑,“既然如此,咱們就水陸并進(jìn),大軍齊發(fā),給咱拿下金陵!”
_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