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樣的,這件事要真的做起來,從最基本的規(guī)矩弄起來,只怕十天十夜也說不清……張希孟只是確定一些基本的規(guī)則。
比如用曬鹽法,比如廢掉灶戶,改用鹽工,比如敞開供應(yīng)等等。
有了這些基本的東西,隨后張希孟弄來了彭早住和張士誠兩個,把人員框架搭起來。
基本上主要的問題都解決了,接下來就看怎么運轉(zhuǎn)了……如果有問題,再立刻調(diào)整就是了。
如果盯著一段時間,并沒有嚴(yán)重問題,那就可以去盯著下一件事了。
張希孟的這種工作方式,同朱元璋的事必躬親有著很大差別。
如果要問朱標(biāo),他毫無疑問更喜歡張希孟這種方式,無他,省力氣!
要是真像父皇那樣,他覺得自己未必能活得過老爹!
實在是熬心血??!
朱標(biāo)每天追隨張希孟學(xué)本事,撰寫給應(yīng)天的信……時間飛快,才過了半個月,彭早住就來了,還是滿臉春風(fēng),笑呵呵走來了。
大喜事!
天大的喜事!
食鹽商行賺錢了!
如果賺的少,彭早住也不會這么欣喜,折算下來,足足是二百萬貫,而且還只是第一批收入,后續(xù)還有更多,自不必說。
“張相,殿下,你們說,那個張士誠簡直神了?!?
張希孟一笑,“他一個老私鹽販子,自然知道這里面的關(guān)鍵,那些鹽商斗不過他也是正常?!?
“豈止斗不過,簡直擺弄得很孫子似的?!?
彭早住繪聲繪色講了起來,食鹽這個東西,是百姓的必需品。在宋代一斤鹽差不多是四十文,巴蜀還要貴一些,五十到七十文。
一個壯勞力,一年十斤鹽,就要四百文,壓力著實不小。
到了明代,一斤鹽要多少錢呢?
歷史上的明代,最便宜的鹽價出現(xiàn)在景泰年間,還不到兩文,正常時候也就五七文錢,很少超過十文。
跟我大宋比起來,絕對堪稱良心。
而元朝的鹽價,尤其是元末,已經(jīng)漲上了天。
哪怕大明立國之后,也不便宜。
這一次長蘆鹽場,張士誠主持鹽務(wù),第一條就是降價!
張士誠給出的鹽場價是兩文錢一斤,至于銷售價格,最高不能超過五文。
價格公布之后,那些鹽商都瘋了!
有好幾個直接起身,就要走了。
“懷王,你這是亂來!你想讓大家伙賠死?。俊?
“是啊,我們是要拿真金白銀,還要各種物資,供應(yīng)北平,而后才能換來食鹽。你把價錢壓得這么低,我們都沒錢供應(yīng)軍需了。”
“是啊,耽誤了烽火臺,將士沒了吃穿用度,你懷王能擔(dān)罪嗎?”
……
這幫鹽商看起來并不怕張士誠,七嘴八舌頭,瘋狂輸出。
“都給我閉嘴!”
張士誠一拍桌子,冷笑道:“你們當(dāng)我不知道?兩文錢一斤,一石二百四十文,你們能賣到六百文,這里面有一倍多的利,可比運糧賺多了!”
“你們要是嫌棄辛苦,我不怕!正好啊,運河上有船,海上也有船。江南的糧食、布匹、絲綢、瓷器運過來,往往都是空著船回去!最多帶點特產(chǎn)和木材。現(xiàn)在好了,用來裝鹽,正合適!”
“鹽價最貴的就是運費……我在鹽場算過了,長蘆這邊可以一文錢出五斤鹽!也可以調(diào)用漕糧船只,你們要是不愿意談,不想接受這個價錢,那我們就辛苦一下,把食鹽運到各地,然后以兩文錢一斤出售!”
張士誠嘿嘿笑道:“對了,我這里還有個想法……你們說,陛下用糧長輸送糧食,若是我們把食鹽送去太倉,每個糧長送糧之后,都能領(lǐng)一些食鹽回去,分給本糧區(qū)的百姓,你們說會怎么樣?”
鹽商瞪大眼珠子,驚駭?shù)溃骸皯淹?,你,你要魚死網(wǎng)破,毀了鹽法不成?”
張士誠呵呵笑道:“與其讓你們發(fā)財,不如給老百姓實惠……我這個提議送上去,估計也就在五五之?dāng)?shù),陛下未必答應(yīng),你們可以賭一下嗎!”
鹽商們直接跪了,張爺,一成的機(jī)會我們也賭不起??!
_a